西元前六六三年,山戎國聯合孤竹國攻打燕國。燕國派人向齊國求救,齊桓公親自率軍出戰。
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些財寶逃回去了。齊桓公追兵先戰敗了山戎國軍隊,又擊敗孤竹國的人馬。齊、燕兩國的軍隊聯合起來,再向北方追去。孤竹國的黃花元帥,假意投降了齊桓公。
當時,齊桓公叫黃花元帥帶路回師攻打孤竹國。誰知行軍三日,忽然颳起大風,漫天黃塵鋪天蓋地而來,對面不能見人。
齊軍大驚,慌忙伏於車後,不敢行動。待黃塵過後,卻不見了黃花及其部眾,這時齊桓公及管仲才驚覺中計,被黃花詐降設局,把齊軍帶入迷魂谷。
管仲想了很多方法,派出很多哨探,四處尋找出谷的路徑,三、四日過去都不見哨探回來,眼看攜帶的水、柴草將竭,管仲心急如焚。
這時,一個原為山戎野民的貼身家僕速答里獻計:「我們山戎常年遊牧不定,偶到一生疏之地,有時也會迷路。這時就會讓幾匹老馬引著,退回原地。」
管仲欣喜若狂趕至中軍大帳,向齊桓公報訊:「主公不必心急,我想到出谷的辦法。老馬能識途,我們可選幾匹老馬,在前面引路。」
齊桓公大喜,立刻傳命拔營而起,並選了幾匹從山戎之地得來的老馬,在軍隊前面引路,果然,齊軍在老馬的帶領下,走出了山谷。隨後,齊桓公順利帶著齊軍再攻向孤竹國。
此即「老馬識途」典故由來,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管仲不以人廢言,自能取人之長,順利解決問題,故能幫齊桓公成就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