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散文寫出優美生活篇章,愛亞筆下的庶民美食,字字句句發自鄰家的親切感。雖然她自認高中畢業後多數時間以家庭主婦身分為一家五口烹調三餐,「並沒有真正上過班,每天只忙著進出菜市場。」但是,寫作與廣播使她未脫離職場,成為藝文市場執筆不怠的老兵。
這不怠,來自於傅培梅的深厚影響。
在腦中升起的往事是發生在高中畢業那一年,愛亞得到電視台一個配音機會,等待進攝影棚之前,會先看到當時名震四方的「廚神」傅培梅穿著優雅旗袍,綁起圍裙在鏡頭前作菜。
這位烹飪名師總拖著好幾個籃子的鍋碗瓢盆來,那不是道具,是真正用來吃東西的碗筷。籃子好重,傅老師提起的是一份美食分享的心意,她錄完節目,一定把飯菜分給大家嘗一嘗,心滿意足的看著大家津津有味的表情。
而那時節,愛亞是個不起眼又怯生生的女工讀生,現場擠滿了仰慕的粉絲,她被逼進一角,默默感受那人聲沸騰。這畫面,被傅培梅關切的眼睛看見,好幾次,她親自裝滿一碗飯菜叫愛亞快吃,還囑咐她,「下次自己來找我拿菜,別害羞。」
當時,她瞭解,有些工夫菜必須花上好幾個小時,傅培梅便預先在家中燒好一份,不管節目進行到何處,時間一到就把燒好的菜端到鏡頭前。也因此,為工作人員多準備好幾份菜是一種發自真誠的貼心,影響她往後的做人處世態度,「她不僅教我怎麼做菜、還教我怎麼做人!」愛亞說,她一直沒有養成「擺架子」的壞習氣,便是受到傅培梅的影響。
職場有這良師提燈引路,愛亞精神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