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 這些事—— 有些事 這些年才懂

周慧珠 |2012.07.15
1973觀看次
字級

人生有許多的「原本」與「後來」,有些事,似乎真的要隨著生命經歷,才會慢慢懂。
三十多年前,小野寫下《蛹之生》,當時的他以青春熱情和世界進行對話。
三十多年後,小野走過人生的悲喜憂歡,寫下《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
他用最赤裸的告白、最溫柔的凝視,回應充滿挫敗氛圍的年代。
曾經青春過,追夢過,挺過失敗的,他的人生故事。

曾經在七○年代以青春熱情向世界對話,寫下暢銷小說《蛹之生》的小野,對於現在青年人的處境,提出如父親般的同情理解。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生存壓力相當大,加上主流社會流行「人生一定要規畫、投資理財要趁早」等觀念,對青年人來說恐怕太過狹隘,可能還會更容易感到挫敗。                  

回頭看自己六十年歲月,還真的「很被動、很失控」!但是,他每一個時刻都非常盡心盡力。  

「我的人生從來沒有規畫過,」小野說:「包括我的大學志願選填,都是被迫,因為家裡負擔不起學費,我只好念師大生物系,念完師大,也沒跟同學走一樣穩定的教書路,甚至進入中影做起台灣新電影運動等創作;一路下來,就只想著『事情盡力做就對了』。」

在七月四日的新書發表會上,台灣最有魅力的三大才子同台!小野的好朋友吳念真擔任他的發表會主持,年輕一代的魏德聖導演也加入這場人生大哉問!

失控的人生中  逆勢而上

書中提及「七大人生大哉問」,小野表示,人生很多事真的是要隨著生命的經歷才會慢慢懂。透過最赤裸的告白,特別是在母親過世後,小野更清楚明白許多過去「自以為懂」「自以為成功」的事。高中時代,小野十六歲那年,從第一志願的初中畢業,卻考上第六志願的夜間部。他以為人生從此黯淡無光,想不到經過這麼多年才發現,空出來的白天竟成了他未來創意的養分來源……他說,現在重新回頭看,如果沒有當初所謂的「失敗」,他不會走出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據統計,台灣去年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四七;剛跨出校園的新鮮人,到底要如何找到人生的施力點?在看似充滿挫敗的年代裡,青春和夢想真的幻滅了嗎?

小野鼓勵大家「被動的人生中,盡力而為!失控的人生中,逆勢而上。一起挺過來吧,不要忘記人之為人的尊嚴,要活得有溫度」。在這個充滿壓力、甚至挫折的年代,「不要老是先想,做這件事划不划得來?」、「不管什麼位置、什麼環境,先努力去做再說;沒有什麼事情一定要等到準備好才能出發」、平時更要養成「廣泛的閱讀、親近大自然、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心存善意」的習慣,才不會錯過不知道何時會降臨的好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