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心胸開放族群多元

 |2012.07.14
1617觀看次
字級

一九九一年遭洛杉磯警方毆打的黑人金恩,引發美國史上最嚴重種族衝突,最近他溺死於自宅游泳池,引起人們再次思考種族問題。當年他酒駕超速又拒捕,被四名白人警察痛毆,警棍重擊逾五十次,但白人組成的陪審團裁決警察無罪。

當時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三天造成五十五人死亡和近兩千人受傷,數十億元財產損失。暴動最嚴重期間,金恩也上電視喊話,呼籲民眾和平共處。

今年稍早金恩出版回憶錄,表示種族歧視仍存在。他說:「我很尊敬警察,這些年來,有些警察費盡心思彌補我。他們不全是壞人。但總會有某種形式的種族歧視。」

雖然非裔能當選美國總統,仍有種族歧視存在,似乎存在矛盾。佛羅里達的非裔青少年馬丁被白人警衛擊斃;許多美國人詢問:「美國能否解決種族問題?」縈繞數百年的種族問題,仍繼續使人憂心。

美國是移民國家,種族複雜。金恩事件後,種族間產生巨大分歧,人們常以種族目光看待司法與人權進步。有些美國學者悲觀指出,解決種族問題沒有希望,種族問題「沒有任何變化」,過去二十年間,沒有武器的非洲裔仍因警察暴行而喪命的事件屢見不鮮。

台灣雖是多元族群社會,但都是來自大陸的華人,所以台灣沒有「種族問題」,頂多只是「族群問題」,譬如三、四百年前的「漳泉械鬥」(福建漳州人與泉州人),或閩、客之爭。

今年五月,台北市一名高中生和父母帶狗到新竹,不慎咬死當地客家人的觀賞雞,飼主求償一千元。事後她在網路抱怨,對客家人語多歧視,引起網友不滿。學校約談她了解事件始末,並聯繫輔導室。學生後來刪除相關留言,並兩度在網路上道歉。

台灣的族群問題其實多只是「地域問題」,如「漳、泉」、「閩、客」,又如台北市被稱為「天龍城」,南部民眾以此批評台北人的「自視甚高」。台灣比較明顯的「族群議題」是所謂「新住民」,主要是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女性配偶,有些遭到家暴,或侮辱性言詞。但這只是少數例子,也不像美國膚色「黑白分明」的鮮明對比。

歐巴馬尋求連任,蓋洛普民調顯示,白人支持率從他上任之初的六成二下滑至三成八,黑人也從去年的九成二下滑至八成八。白人支持率下滑較多,可能多少有種族問題,但主因是人們不滿醫療保險改革、經濟就業刺激計畫。

六月底,美南浸信會選出第一位黑人會長。美南浸信會有一千六百萬名教友,是美國最大的新教教會,南北戰爭主要就是美國南方的黑奴問題。美南浸信會在二十世紀初還支持黑白分離,跟美北浸信會分道揚鑣,這次卻能選出黑人會長顯示在人權觀念上的長足進步。

新住民剛來時,台灣少數民眾認為新移民之子將成為社會負擔,這顯然是多慮了。美國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有三百萬人從發展中國家遷往工業化國家,同時,由於生育率下降,愈來愈多國家採取吸引移民的政策。在地球村時代,種族問題也許不會消失,但人們應更有多元心胸,迎接多元族群社會。近年台灣的選舉,已愈來愈少提到族群問題,這種進步值得珍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