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宜蘭文化知性之旅

梅英 |2006.09.30
1426觀看次
字級

我們這一群,以筆墨宣揚真、善、美的書畫家,希望也能追隨上人。 願我們善用如椽之筆,飛墨揮灑佛國的慈悲和愛,彩繪出人間的真、善與美。

今夏,我與內子應邀參加「佛光緣美術館舉辦之『大地齊頌』星雲八十華誕百家書畫賀壽展,藝術家宜蘭文化知性之旅」。

誠心膜拜 佛光庇祐
 
八時三十分,兩部大遊覽車滿載近八十位的道友準時出發,迎向蘭陽佛光。我們有緣被安排在第一車,車剛起動,張全金居士即就兩天行程逐項說明。然後如常法師帶領朗誦「旅行出遊祈願文」,如常法師接著說:「星雲大師針對不同慶典、聚會活動,親自撰寫各類祈願文三百篇,本篇即為其中之一。」法師並舉例:「有位在陽明山經營花商的江姓居士,她每天在開市前必雙手合掌,虔誠地在花店電腦桌前做『平安祈願』,不幸有一天鄰居火災殃及花店,唯奇蹟似的,花房全焚燬,獨留下她每天站立祈禱的那張電腦桌和錢櫃完好無損,這能不說是她的真誠感動了天地?」
 
聆聽如常法師的祈禱文,和引述的故事,車內更顯寧靜,我從車窗望去,沿著台灣東北角欣賞那海天一色的風光,呼吸著平日少有的清新空氣,感覺好舒暢。我又翻閱著人手一份的旅遊資料:「佛光山之歌、佛教偈語、感恩的心酘酘。」我忽而沉思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不禁自況:「心閒猶笑白雲忙!」志芝庵主有詩云:「千峰頂上一間屋,老僧半間雲半間;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閒。」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人間仙境!
 
蘭陽仁愛之家 造福地方
 
車行很平穩,不覺已到蘭陽仁愛之家了,祇見十多位法師,頂著正午火傘在大門前鼓掌歡迎。
 
隨即慈容法師帶領參觀,並作簡單介紹:「自民國五十八年,由私立仁愛救濟院,至六十八年,正名為財團法人,宜蘭縣私立蘭陽仁愛之家,佔地二仟八百坪,可公費安養老人六十名。另設有『日托班、福壽苑』類似社區大學,早八晚四,有專車接送,造福宜蘭地方老弱孤寡,安享餘年。」真是「佛光普照,法水常流。」

雷音寺之光 普照大地
時近傍晚,大家魚貫上車,漫遊在久違的蘭陽平原上,正當我遠眺那夕陽輝映的海洋,栩栩如生的龜山島也在翹首海面,像是不捨那豔麗黃昏的美景!我再回轉頭看那青綠的後山,一座位於宜蘭市北門口,巍然鶴立雞群的蘭陽學院大樓,已展現在眼前了,我卻聯想到民國五十二年被歐珀颱毀的「雷音寺」,不,應是一百七十多年前,建於清末道光年間的三合院「佛祖堂」,我也彷彿看到一位二十幾歲,穿著破芒鞋、破袈裟的青年和尚,忍著饑寒、語言不通,孑然棲身在那五十坪大「菜堂」一角,只有一張竹床的情景。尤其台灣光復初期,百廢待舉,物質普遍貧乏,宜蘭受限交通閉塞,民風更為保守。而星雲大師,僅憑著「弘法、傳燈」的信念,和「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春,回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的領悟,本著「佛法乃人的善良本性。」走遍宜蘭四十八個村里的每一個角落,遍灑菩提種子。

佛光大學 人傑地靈

第二天,辭謝了蘭陽別院,向佛光大學奔馳。

九時三十分,星雲大師神情歡悅地來到了我們的面前,大家起立熱烈鼓掌致敬。大師笑說:「看到大家來佛光大學,非常高興,我也要特別感謝大家送書畫賀壽,祇是我認為各位藝術家非常辛苦,常看到社會各種公益活動都要你們送書畫義賣,其實從事書畫藝術非常不容易,你們也有家庭生活需要,所以我要贈送各位一個小紅包表示一點心意。」大師的話,字字扣人心弦。在盲目反傳統、蔑視優良文化傳承的台灣社會,對式微的藝術文化,有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

隨後李奇茂居士代表說了三個感謝,其中之一:「感謝五十年前,承大師為我和當時新娘張正光福證,讓我們結婚五十周年恩愛相守,不敢離婚,又因大師的福證,給我智慧,我在畫藝上小有一點成就。」李居士臨機表達的機智和幽默,贏得全體熱烈鼓掌和滿堂的歡笑。陪座的還有柴松林教授,他說:「我很榮幸,承大師要我擔任人間福報的社長兼主筆,大師唯一要求就是少談政治,多報導人間善事,淨化人心,共創祥和的社會。我一直秉持大師辦報的宗旨,並已獲得廣大讀者的肯定,被公認為是第四大發行量的大報。」

佛光大學海闊天空校運昌隆。林美山嶺風雲際會再現彩虹。

這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祝賀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升格為佛光大學暨翁政義先生校長典禮的賀聯。創辦人星雲大師主持典禮致辭說:「我小時家貧,又逢戰亂,十二歲出家拜佛迄今,沒有得到過任何學校畢業證書,但我生平除全心夕法,而念茲在茲的,就是辦教育,要辦一所最好的大學。經發起百萬人捐助興學,承大眾的善心得有今天佛光大學的成就,又請到學貫中西的教育家翁政義先生擔任校長,我更有信心,佛光大學前途一定光明,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精緻,成為人文與科學兼備的第一流大學,我真是滿心歡喜,我滿懷美好的希望。」新任校長翁先生從大師手上接下「校印」時說:「我手上的校印很輕,但感覺責任很沉重,任重道遠,我會全力以赴,不負大師的期許。」字字真切、忠肯。

另有多位貴賓致辭,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長吳伯雄先生的話出自肺腑之言,他敘述陪大師奔走尋找理想校地歷程,飲水思源,言簡意賅。道盡星雲大師創校的苦心,與披荊斬棘、闢地建校的艱辛,教願後人,特別是受佛光關照的學子希能銘記,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智慧瑰寶,進而發揚光大。

書畫獻壽 美意延年

返回台中的路上,翻開《佛光翰墨緣書畫》的每一幅圖畫,眼底閱讀著張光正夫人的敬禱文〈書畫獻壽,美意延年〉,文中有段寫著:「我們這一群,以筆墨宣揚真、善、美的書畫家,希望也能追隨上人,為這個人間添出更多的『愛、慈悲與圓融。』就從宜蘭作為圓心,讓他無窮盡的散播佛法的心,願我們善用如椽之筆,飛墨揮灑佛國的慈悲和愛,彩繪出人間的真、善與美。」讀後,我方始領悟「美好姻緣,百人聯展」的真實意涵。

我對宗教並無特別的信仰,只記得幼年時,祖母和大姑早晚禪佛誦經,初一、十五吃齋,年幼時耳濡目染的影響,我數十年來謹記在心的:「聖人千言萬語無非教人不假,菩薩苦口婆心莫不勸人為善。」是我為人處世的座右銘。

我閉目沉思,細數這兩天的點點滴滴,就這兩天的所見所思做個紀錄,不讓此行留白。並以一首五言小詩,表達我對大師的景仰和感念:

「星光照九州,雲雨澤全球。
一諾承師志,終生大德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