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以「大安高工女榜首 蕭仁芊愛建築」期許,隔天變成「放棄夢想 追求理想 基測404她捨大安進北一女」。
這樣的結果或許對大部分以升學主義導向的家長、老師們,認為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但對於期許十二年國教後能否尊重孩子的學習,無寧是一大打擊。
對於文教記者更是不給面子!因為之前渠等都已經是把當事人「捧上天」,現在忽然回到「原點」,情何以堪?
回到新聞的關鍵點,報紙報導,這是因為北一女簡麗賢老師與蕭仁芊的長安國中李明芳導師,是大學的學弟與學長關係。
北一女的簡老師說服的理由是,「北一女的環境適合蕭仁芊,要念建築,可到北一女把基礎打好,再到大學專攻建築」。
勸子弟兵不去大安高工,改去北一女的的李明芳導師,以北一女教師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氣魄,不去可惜,所以向蕭家轉達了北一女的誠意。
最後蕭仁芊經過老師的「通透」分析後,對北一女有了更多認識,覺得比較適合自己。在夢想與理想的天人交戰後,到北一女報到後,理想最終戰勝夢想!
看到這裡,筆者真的很難過,這三個師徒的「似是而非」理由,何嘗不是現階段國中生升學的盲點?
或許一直有升學考試以來,成績好的學生,都被師長期待念明星高中,鮮少有大人主動提醒孩子的興趣,往高職專科學校發展。這就是為何「屈指可數」的優秀國中生,願意到口碑很好的高職就讀。
現在出現「出爾反爾」的選校消息後,筆者不願意譴責北一女簡老師半途搶人,也不忍心苛責長安國中李導師。但筆者還是要問所有一流高職師長,何以高職無法是「理想」兼「夢想」的起點呢?
陵頡(台北市/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