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到小診所,大病透過轉診到大醫院,大小醫院分工,各司其職,建立起一個醫療安全網,落實醫護人員不過勞、健保不崩壞,人人生病有醫生看的理想願景。
現在的狀況是,醫療分級失敗,偏鄉少醫院診所,生病只能到城市的大醫院。民眾基於反正健保費都繳了,無論大小病,都往大醫院跑。
大醫院看見醫療大餅誘人,拚命發展連鎖和加盟系統。結果,醫療體系變成大者愈大、小者愈小的失衡狀況。大醫院人員忙到氣喘吁吁,小診所門可羅雀快要倒閉。
前陣子,母親身體出現異常,大醫院就在我家隔一條街而已,但母親堅持先前往小診所看家醫科醫生。
後來醫生確定母親必須轉診,才轉往大醫院。像母親這樣乖乖守規矩的病人,在醫療健保系中有任何獎勵嗎?不但沒有,恐怕還會被人當成傻子,因為多掛一次號,不就是多花一次錢?
我認為健保體系的建構本身,就在助長醫療院所大者恆大,就是促成醫護人員過勞與出走的元凶。
除非健保體系願意設置獎勵措施,鼓勵人們小病看小診所,以及由小診所進行轉診,才能讓醫療資源做最妥善的配置。
舉例來說,由診所或家醫科轉診大醫院者,可以部分減免、甚至全免自付額,杜絕小病看大醫院,或把急診當便利超商進出,濫用醫療資源。
這樣可以減輕大型醫療院所的工作負擔,也提升地區診所的營業額,平衡大小醫院不對等的情況。
因此,無論政府醫療院所,還是老百姓,都應該認真地思考可以改善醫療崩壞狀態的做法,審慎納入考慮,並且不要害怕會得罪既得利益者,而不敢推動。
許羅華(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