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文化的氣氛良好,大半取決於溝通環境是否健全。究竟什麼才是健全的溝通?正確的態度是什麼?聯合人力網建議,不妨以以下六項原則開始做起。
一、全體員工納入溝通網路
如果把整個工作環境當作一個網路,那麼每一個員工即是網路中的點,若其中有一個人對其他人的溝通不良,網路將受到很大影響,不論其他人的溝通是多麼的順暢,也可能因此產生不良的排擠效應。
二、雙向,甚至多向溝通
整個辦公室的溝通網路是由很多個不同的小網路組合起來的,包括以部門、階層與人際關係。每個同事或主管都根據特點進行不同程度的溝通,比如部門與部門的溝通,主管彼此間的溝通或是主管與個人的溝通。因此,任何一個員工都必須堅持雙向甚至多向溝通的原則,平常就要養成,否則為時已晚。
三、領導應起帶頭作用
下屬應主動尋找合適機會和上司溝通,主動請教或是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既是下屬提高自己在公司可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工作拓展的需要。主管其實也不能光等著發號施令,更應該隨時以身作則,主動的溝通與問候,除了可以掌握員工狀況,也能培養默契減少很多藏在心裡的偏差。
四、主次與優先順序之分
直接與工作有關的,溝通必然要全面深入;工作一般相關的,溝通到一定的程度即可;工作上不太相關的,相互熟悉一下即可。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工作時間,溝通找錯對象,分不清主次,這可是溝通的一大忌。
五、從心開始,情感溝通
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影響了溝通的意願與效果。像是你在職場上排斥的人,就很有可能盡量不想跟他溝通,甚至抗拒與他溝通。建議你,不要避開溝通的機會, 盡量站在對方角度想,調節自己的情緒,讓每一次的溝通都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六、溝通形式應多樣化
公司規模愈大,向上溝通的流程可能就比較繁瑣。因此充分利用好非正式溝通,能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在工作間隙、進餐時間進行溝通,透過網路溝通工具等,或許能在進行正式溝通前,就把很多問題提前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