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內政部昨天宣布,「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制度」將於八月一日起正式施行,盼達到價格透明化,藉此抑制不當的哄抬房價,包括預售屋;登錄期限為三十天,逾期將會被罰三萬到十五萬元罰鍰,可連續罰。預估自十月起,民眾就可在內政部網站上查得買賣、租貸價格等資訊。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表示,申報程序非常簡單,如果接案的地政士、仲介未於規定的三十天內,或買屋民眾於三十天期滿未申報,地政事務所將主動通知,十五天內仍未申報登錄,或是未誠實申報登錄,均可罰三至十五萬元。
根據內政部規畫,買方、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業者,須在買賣案件辦理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簽訂租賃契約書後,或委託代銷契約屆滿或終止三十天內,向主管機關申報登錄。為防止申報不實,會抽查申報案件,每年至少抽查百分之五,接到檢舉也會查。
至於須申報案件,簡太郎表示共分三類,一是地政事務所所收的買賣登記申請案件,二是不動產仲介經紀業簽定租賃契約書案件(民眾自行租貸則不必),三是不動產代銷經紀業代銷的成交案件。
簡太郎說,未來民眾可於內政部地政司網站查得相關資訊,平均每月約可新增約三、四萬筆交易資訊;地政人員會事先篩選、查證有哄抬價格等疑慮的登錄案件,以一至五十號為一區段公布,也會做去識別化處理以保障個人隱私。
為避免有涉及炒樓的假交易登錄,內政部也說,資料會經審核,若認為不宜揭露,就不提供查詢,以避免哄抬價格。
簡太郎表示,登錄資訊有一個月申報登錄期,且需篩選資訊,估計十月後才可查詢成交案件資訊;在此之前,內政部現有發布房地產交易價格簡訊及部分房仲業者提供的成交資訊,會持續提供查詢。
內政部表示,申報人可以至地政事務所填寫實價登錄申報書申報,或以自然人憑證或工商憑證,透過網路至內政部已開發完成的「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系統」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