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一五九三─一六四四)字汝玉,號鴻寶,浙江上虞人。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進士,官至戶部及禮部尚書。李自成陷京師,崇禎皇帝自縊於紫禁城北門外,倪氏聞後整肅衣冠,朝向宮闕,北敬天子,南謝母親,舉杯面對關羽畫像拜別後自縊。福王諡文正(是歷史上最高的封贈)。
在書法的領域中,倪元璐亦有其強烈的性格,鋒棱四露,奇崛多變,書風頗奇特。
其書法源自於王羲之與蘇東坡的風格,與他同時期的黃道周,曾在《書秦華玉鐫諸楷法後》記述道:「同年中倪鴻寶筆法探古,遂能兼撮子瞻、逸少之長,如劍客龍天,時成花女,要非時妝所貌,過數十年亦與王蘇並寶當世,但恐鄙屑不為之耳。」
倪元璐其源出於帖學書風,雖有傳統的深厚根柢,但又不受限於古人,他靈活通變,能出新意且自我風格明顯,有明人行書如長槍大戟之勢,又有澀勁樸茂的筆姿,因是其人鐵骨錚錚,無作做的俗筆,磊落的筆姿令人亮眼。
自古迄今能流傳後世之書法大家,無一不是有自我面貌。書法之變自然是變得與眾不同,能創新才自可成一家,但還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好。而創新不等於創意。
觀當代書法正吹著創意之風,誇大了創新的重要,將創意予以無限上綱,於是挖空心思花招盡出,只因創新而求變,時而有作做的俗筆,但創意總有技窮之時,最後又將何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