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海峽論壇」,連日來在廈門、福州、湄洲島展開各項交流活動。雙方融洽的展現兩岸和平發展態勢,大陸方面由國台辦主任王毅和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分別宣布系列對台惠民新措施,在兩岸的互動上展現善意。
海峽論壇的基調是「突出民間,立足基層」,台灣方面參與人士包括黨政界、工商界、民間團體、各級學校、地方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從二○○九年開始,每年出席的人士接近五千人,論壇的主題從經濟、金融、科技、物流到宗教,涵蓋層面廣泛,今年更增加了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可以說是針對最基層的議題進行交流。
在第一、二屆海峽論壇開會之後,由於與會人數眾多,而且涵蓋各階層,被批評為「大拜拜」。但經過第三、四屆的實質效益,讓各方的觀感改變。在這次論壇開會期間,兩岸各團體間簽訂了將進四十項的合同,總投資額達到一百三十二億人民幣,顯見海峽論壇成功營造了交流平台的功能,擺脫「大拜拜」的印象。
尤其是王毅宣布多項的惠民措施,包括:開放台灣稻米、大陸四大銀行對台商放款六千億、台胞證一年多簽改為兩年、海西經濟區納入離島旅遊範圍、放寬台生及台灣居民在大陸就業的相關政策、台灣居民可以在大陸高校申請教師資格證、新增六個兩岸交流基地等多項優惠措施。
兩岸互動至今,雖在經貿交流上成果豐碩;尤其是簽訂了ECFA之後,更深化了兩岸經濟的連結。但還有許多的限制和障礙必須一一突破。上述王毅所宣布的諸多惠民措施就是兩岸互動之間應該逐步放鬆的限制,但是台灣對大陸的限制更多,這還需要台灣方面以更為開闊的心胸看待。
我方與會的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就提到,第八次江陳會即將展開,台灣方面對於台商投資保障協議很重視,希望能夠順利簽署。而台灣對於陸生的「三限六不」政策也應該修正。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更以陸客來台人數每日限五千人隱喻台灣的開放腳步太慢。
鄭立中說出了兩岸民眾的共同心聲,如果等到一百年後才能踏上台灣的土地,那實在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兩岸之間有太多因為意識形態的顧忌而造成不人道的現象。在「兩岸婚姻家庭論壇」中就有陸配反應:「嫁到台灣,比神九登天還麻煩!」辦個結婚手續要三個月,來台居住要等個三年。
透過海峽論壇這個平台,兩岸基層交換意見、交流情感,解決了很多問題。而兩岸交流的障礙需要政府著手移除。在江陳八會之後,如何再落實改進兩岸兩會的功能,以回應海峽論壇的兩岸民意要求,是政府不能迴避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