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盛唐之殤—— 死了一個王子以後

余遠炫 |2012.06.11
1606觀看次
字級

大唐盛世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時期,繁華的首都長安,宛如現在的美國華盛頓特區,吸引各國使節、商人、留學生在此駐足流連忘返。唐朝寬鬆的律法,開明的政治與遼闊的國際視野,都讓人欣賞讚歎,如果真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吳王李恪之死。

李恪被國舅長孫無忌以涉及高陽公主造反案處死,這莫名的冤案,不但讓當時的人含悲,也被後世的人稱為「盛唐之殤」。

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與四子濮王李泰為了搶奪接班人位置,雙方拚個你死我活,最後太子造反失敗被廢,濮王李泰遭貶。長孫無忌力薦自己的親外甥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雖然立了李治,卻始終對三子李恪有份好感,而且李恪在地方上素有名望,相當的賢明,很受愛戴。

在帝制時期,地方上的王如果禮賢下士,常與中央官員有聯絡,常被視為想造反的前兆,皇帝就會想盡辦法打壓。李恪便因太過優秀,引來長孫無忌的殺機。

唐太宗遺命要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輔佐高宗李治,唐高宗與他的這位庶兄相當友好,但親舅舅長孫無忌卻把李恪當成必須排除的障礙,即使他已遠離權力核心,但李恪的好名聲以及出身背景,總讓長孫無忌相當忌憚。

原來李恪的母親是隋煬帝的女兒,算起來李恪是隋煬帝的外孫,這也是長孫無忌極力反對立李恪的另一個理由。李恪身上流著前朝的血液,威脅到李唐的江山。

李恪的母親楊妃是個聰明的女子,他教導兒子低調行事躲避猜忌,但「最是無情帝王家」,長孫無忌趁著房玄齡的兒子房遺直與房遺愛的分家產事件,將一樁家庭糾紛,擴大成為政治事件,還把吳王李恪牽涉其中,罪名則是與高陽公主過從甚密。哥哥與妹妹感情好,彼此常常往來,竟然也是錯誤,長孫無忌其實只是要剷除異己罷了。

吳王李恪被處死前,詛咒長孫無忌未來將有誅族的報應,果然,長孫無忌因反對立武則天為后,最後被武則天誣以謀反,被親外甥唐高宗下令流放黔州,後來被武則天派人害死,報應來得還真是快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