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遇安德魯 《琉璃中見般若》

周慧珠 |2012.06.03
1065觀看次
字級

舉世玻璃藝術並不多,布華頓擔任普利茅斯藝術學院院長,是玻璃藝術教育的開創者,改變了玻璃作為材料應用於工程的現狀,為學院派玻璃藝術奠定基礎。同時,更將英國玻璃藝術引入中國工藝美術系。

安德魯.布華頓是設計師,但原來念的是「詩的研究」,離開學校後,又發現最想做的是教育,曾經創辦音樂學系,是印度佛教音樂的推動人。從玻璃到琉璃到宗教跨越領域,布華頓已是罕見的人才,而他更是「詩人」。

一九九二年,楊惠姍的作品在義大利威尼斯〈982國際透明藝術大展〉,引起來自全世界琉璃藝術的討論。其中「金佛手」便是唯一以脫蠟法呈現的東方現代玻璃藝術。安德魯驚豔之餘,立刻找到張毅,表示一定要為楊惠姍的作品寫一篇論著。

這樣的因緣,而有了《琉璃中見般若》這本書的出版,不僅是安德魯.布華頓的〈改寫中國琉璃藝術語言的藝術家〉與〈琉璃中的般若──楊惠姍的藝術創作〉,還有法國當代最著名琉璃藝術家之一安東尼.勒彼里耶的〈無相無無相〉,其祖父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琉璃藝術輝煌燦爛時期的著名脫蠟鑄造琉璃藝術家德孔西蒙;以及英國最早的窯製鑄造玻璃藝術家與知名學者的〈蓮花與風〉。三位英、法知音,入裡地詮釋、剖析楊惠姍的琉璃藝術與精神蘊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