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湖的守護者廖元興,常是一手啤酒、一手觀察器材,與一般生態觀察者的形象有點距離,但他的熱情與堅持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常被笑「中毒太深」的他,若不是憑藉這股著魔般的勇氣,恐怕夢湖難成「夢」湖。
夢湖的守護者廖元興,常是一手啤酒、一手觀察器材,與一般生態觀察者的形象有點距離,但他的熱情與堅持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常被笑「中毒太深」的他,若不是憑藉這股著魔般的勇氣,恐怕夢湖難成「夢」湖。
事實上,夢湖的土地所有權人多達一百多人,廖元興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夢湖的大小事,都必須徵得百多人的同意;而為了取得管理權,廖元興還必須付租金,方能杜悠悠之口。
不但要付租金,也要人力、經費來管理維護,有人勸廖元興收費參觀,但他認為,收費就有違自己的初衷與理想,「維護生態不是為了讓人欣賞,是希望藉此讓大家了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重要性」。於是,原本不喝咖啡的他學著煮咖啡,在湖畔開了一間極簡又不失味道的夢湖生態咖啡,靠收入來維護管理園區,自己也方便每天駐守做調查、顧生態,有空就為遊客解說,巡園時,順便清理環境,一天走上二十幾趟,讓夢湖的潔淨得以維持。
六年前開始復育蜻蜓之後,廖元興便一頭栽入夢湖的生態觀察與研究。沒有專業背景與設備的他,笑說自己用的都是「土」方法。蜻蜓復育有成,是他觀察夢湖環境一年後,跑遍和夢湖環境相似的基隆、金山、萬里等野地,對照書籍認識品種,並一一收集、復育而來。在台灣少見的黃花貍藻,相關研究資料付之闕如,廖元興便戴著蛙鏡坐在岸邊,不時探入水中觀察,直到明白為止。
夢湖的一草一木,廖元興再熟悉不過,但有時亦暗藏危機。「李氏禾」是造成濕地、湖泊陸化的一種強勢植物,夢湖曾有大片李氏禾蔓延,近年每逢夏季,廖元興就泡在湖裡清除,由於李氏禾的根長得深,必須潛入湖底拔除,廖元興還曾因為腳蹬入底泥太深拔不出而險遭滅頂。
維護上的辛苦,廖元興並不以為意,但部分家族的不認同以及遊客的誤解與破壞,曾讓他萌生放棄的念頭。至今,廖元興仍只能爭取到以「一年一約」的方式承租夢湖。政府補助修葺步道的經費,因蓋不齊章而另改他用;私人企業的贊助,廖元興也因無長期契約,怕建設中斷而不敢接受。所幸去年起,荒野保護協會開始加入保護夢湖生態的行列,每個月會在此駐站解說,並發起年度淨山活動。
在廖元興感到氣餒時,總是從夢湖本身、從夢湖的粉絲團獲得堅持下去的力量。曾有一位每周上夢湖的生態同好鼓勵他:「這個夢想如果現在放棄了,以後便可能再也達不到了。」廖元興說,他還是會盡自己的力量,讓下一代體會大自然,當他看到小朋友觀察時開心興奮的臉龐,一切便都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