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書畫名家鄭板橋有一方閒章,上面刻著「青藤門下走狗」的印文;近代巨匠白石老人亦曾歎息道:「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非報系
清代書畫名家鄭板橋有一方閒章,上面刻著「青藤門下走狗」的印文;近代巨匠白石老人亦曾歎息道:「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
這「青藤」指的是誰?為何讓鄭板橋、齊白石兩位書畫名家如此傾倒及敬重。
所謂青藤者,徐渭(一五二一-一五九三)也。字文長,號天池道人,自宅因有青藤植栽,故命室名為青藤書屋,自號「青藤道人」。
他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的才子,詩文書畫,縱橫一世,又有韜略,他多才多藝,在戲曲方面亦有突出表現。
戲劇學者王長安作了一首〈十字歌〉,簡述徐渭此生的際遇,內容這麼寫著:「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實為四次),四處幫閒,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試不售,九番自殺,十(實)堪嗟歎!」
徐渭的一生命運乖舛,晚景尤淒涼,用一個「悲」字亦難以形容其悽慘。可是他極為自負,對自己的書法頗為自滿,曾說:「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書」。自評:「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更狂言道:「憤益深,狂益甚。顯者至門皆拒不納,當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自我意識極其強烈的徐渭,即使窮困潦倒亦不畏權勢,無求於他人,心中無有罣礙,故走筆恣肆,看似滿紙狼藉,狂放不羈的筆姿,其實有其章法。但有更多的是筆墨之外,內心情感的舒發,那是至真的性情,使筆墨清朗,所以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