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城的一端遷居到另一端,已有四個春秋,四年的光陰之水漶漫了多少往事,我卻不能忘懷那位送牛奶人的身影。
那時我住在郊區,離市中心僅有千米之遙。每天清晨,我總是在五點半準時起床,去河岸邊伸腰踢腿,擴胸舒臂,在飽飫負離子的清新空氣中,迎接一輪新出的朝陽。時間久了,總是和一位送牛奶的人擦身而過。
他是一個跛子,有三四十歲的模樣,住在河的對岸,他的右肩挎了一個布包,裡面裝了灌滿牛奶的玻璃瓶,每走一步,身體都要大幅度地向左傾斜,包裹的牛奶瓶,也因傾斜而碰撞,發出嘩嘩的響聲。
一個人不良於行,都偏偏選擇一份需要跋涉的行當,最初見到他,我心裡很不以然,送牛奶的我也見了不少,騎摩托車,或者騎單車,這樣靠雙腳一步步來丈量早晨的,他是個唯一。
然而他的堅毅卻感動了我。風霜雨雪也罷,和風麗日也罷,一年四季,他沒有間斷過,在冬天聽著窗外嗚咽的寒風,我也曾有過偷懶的念頭,想到送牛奶的人依然將歪歪斜斜的腳印留在雪地上,便打消了姑息的念頭,繼續我的晨間功課了。
他的人生際遇,肯定是相當沉重的一頁,是小兒麻痹的後遺症,還是飛來橫禍導致了殘廢?不得而知。
不知道他成家沒有,也不知道他是否有需要供養的父母,需要扶養的孩童,生活的壓迫,逼他走上了這一條不得不走的路,然而他堅持的毅力,他堅定的步伐,讓我看見了一個不屈服於生活的重壓,並敢於與命運抗掙的漢子。
人的一生,有多少艱難困苦,又有多少激流險灘。面對命運,更多的時候,我們面臨的,不是選擇,而是承受,每每與這位送牛奶的兄弟擦肩而過,在我感歎命運不公的同時,更多的卻是感受到一種與命運抗爭的精神。
當苦澀的果實被我們一次次咀嚼之後,總會有些微的清香和甘甜回味心田。面對困厄和災難,眼淚沒有用,埋怨沒有用,我們只能承受,只能抗爭,並且從抗爭中奮起。
你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