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李雅惠非報系
清明節過後就是梅雨季了,剛好也是竹筍的季節,在台灣,春夏季是竹筍盛產的時節。竹筍是竹子還沒完全從地底下長出來的莖部,品種很多,像是麻竹筍、綠竹筍、桂竹筍、冬筍等都很常見。綠竹筍是夏季最受歡迎的涼拌筍類,因為甜味較高且苦澀味較少,而冬筍則是高價的一種筍。
竹筍的營養成分有醣類、蛋白質、維生素B1、B2、維生素C、鈉、鉀、鈣、鎂、鐵、鋅、膳食纖維等。一般蔬菜每一百公克約有一點五到二公克的膳食纖維,而每一百公克竹筍就有二點三公克,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可以幫助餐後消化並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改善便祕,也方便排除體內毒素,幫助預防大腸癌。
此外,竹筍也是高鉀食物的一種,對於需要多吃高鉀食物的高血壓患者來說,不妨常吃。但是吃竹筍的禁忌也是有的呢!像是需要限鉀的腎臟病患者,就不宜多吃;且竹筍的草酸含量也較高,容易有結石的人也要特別注意攝取量。還有,因為竹筍是高纖食物,若需要吃低渣飲食或胃潰瘍等腸胃疾病患者,也應盡量避免食用。
竹筍的烹調法很多,不論炒食、涼拌、醃製、煮湯都十分可口。此外,竹筍製品與加工品也相當多元,舉凡筍包、筍乾、筍絲、脆筍片……也都很受歡迎喔!低熱量又高纖維的竹筍大餐,很適合推薦給需要控制體重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