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勇態 勇敢乃成功之父

文/吳東權 |2012.05.14
2353觀看次
字級

如果說「失敗為成功之母」,那麼,「勇敢乃成功之父」,當無疑義。

想要成就一件大事,完成一項創舉,倘使沒有勇猛的精神、勇壯的體魄、勇敢的節操、勇氣的堅持,則往往遇難退縮、半途而廢,以致功敗垂成。

一般人談起勇態,直覺的印象定然是雄健威武、兇猛壯碩、瞻識過人、無視危險、不顧生死,通常被視為勇士、勇者、勇夫、勇將。歷代都有猛將勇士,在千軍萬馬之中,取敵將首級,所謂「斬將攀旗,所向披靡。」如項羽、呂布、張飛、顏良、文醜、張玉、羅通、李逵等等,大吼一聲,千軍僻易,充分流露出置生死於度外的勇態雄姿,令人敬而畏之。

不過,真正的勇者,不僅只是膽大心雄,因為那僅是魯莽之勇,越王勾踐謂之「匹夫之勇」,《國語‧越語》載:「勾踐誓之曰:『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

憑藉著勇者單打獨鬥,固然可以殺敵擒將,但畢竟此乃匹夫之勇,戰果有限,遠不如全軍團結一致,攻守合圍,進退有序,才能獲得全面的勝利。戰陣決勝如此,創業立萬,何嘗不是如此?

《說文》云:「勇,氣也。」一鼓作氣,才會勇往直前,但是氣是會洩漏的,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所以我們看一個人的勇態,必須從有形的力勇、氣勇,和無形的神勇、心勇四方面去合併起來觀察,才能看出真正的、偉大的勇態。

力勇與氣勇很明顯,唯有神勇與心勇是個人內心的修持,仁義的昇華,道德的涵養。「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在某種信念與誓願的驅策下,由內心湧出一股無畏的精神和信心,是雷霆萬鈞的大勇,和匹夫之勇自然有別。

先秦大思想家荀卿,對勇態有深入的探討,在《荀子‧榮辱篇》中把勇態列為四個層次:「一、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強,唯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二、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三、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四、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依荀卿所言,大多數的勇態,為了爭權奪利,拚死拚活,那都是狗彘、賈盜與小人之勇,真正為了大公大義的士君子之勇者,實在少之又少。

勇力與勇氣,是動物本能,再溫馴的小貓小狗,也會發怒,敢於吠人咬人;再懦弱的女孩娃兒,也會生氣,敢於頂嘴反抗。這些表現,只是情緒本能的反應,不足言勇,唯有出於道德之勇,知恥之勇、慈善之勇,才是真勇、大勇。

古云:「天下之達德有三: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這不懼之勇,必須從知恥出發,才是崇高偉大的大勇,如果從自私自利出發,即便赴湯蹈火,充其量也只是小勇。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幾座核能發電廠發生爆炸,核子外洩,有一百多位職工,不畏輻射,冒死留守搶救,傳書妻子訣別:「職責所在,我不回來了!」大哉勇矣!這種犧牲小我,拯救大眾的作為,就是大勇之勇、崇高之勇、士君子之勇,合乎《孔子家語》所謂「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的操持,令人肅然起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