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新聞學子在實習時會選社會、政治、生活消費、影藝等機構,南華大學傳播學系卻有學生選擇到人間衛視、《媽咪寶貝》雜誌社實習。學生許雅婷說,跟著人間記者跑新聞,在關心社會弱勢後,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成長,所以趁著畢業製作,深入採訪霸凌議題,強調受傷後的既成事實,轉述受害者的痛苦,進而思考解決的辦法,不把焦點歸咎在誰對誰錯上。
許雅婷一個同學回憶當初被排擠的情況,感嘆的說:「跟一個好朋友翻臉,她就到處散播難聽的謠言,然後聯合全班一起排擠我,不跟我說話,當我不存在,老師上課點名點到我,同學還會發出噓聲,我每天都在忍耐,好痛苦。」
一位原住民同學因為皮膚黝黑,就被認為不乾淨,被人瞧不順眼,常常下課鐘聲響,就有一把椅子朝他迎面飛去,「若每個人,包括施暴者,都能被認同、被愛,我想暴力會減少的。」
由於接觸過公益新聞,她觀察到霸凌無所不在,而很多議題都鬧得沸沸揚揚,但每個人都在爭論是非對錯,追根究柢是教育或家庭背景出問題,同樣的問題不停被媒體轉播,卻沒有人會去關心被害人承受的痛苦,所以她要寫出來。
一位曾被霸凌的女孩,十年前遭到推擠所受的脊椎傷,至今都還要復健,步入社會後,為了工作想暫停復健,醫生居然說,若不復健,恐有殘廢的可能,原來霸凌影響的不只是心理,身體也持續受傷害。
除了解霸凌的嚴重性,訪問媒體觀察者,還明白到:「現在的媒體只是呈現一個事實給閱聽人,沒有把正面的價值傳出去,如果沒有說清楚,還不斷用負面新聞呈現社會亂象,理所當然會讓人覺得整個社會都是骯髒、甚至齷齪的,好像只能靠暴力解決問題。」許雅婷表示,現在遇事都會反向思考,想像自己該用何種角色、立場去看待,希望藉由專題,讓大家省思真正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