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 沒有回答的叫喚 —— 媽媽

李碧華  |2012.05.07
967觀看次
字級

五月天,康乃馨散發出一種特殊的紅色與姿態,細細瘦瘦的,在花叢中很容易辨認。這幾天,正在花店裡朵朵盛開,以絕美姿容迎接母親節的到來。

因為思念母親,禁不住朝那花團錦簇輕喊了一聲媽媽。而親愛的媽媽,您可有聽見?

古早時候,媽媽的呼喚南腔北調,可能在祖父時代還存在「娘」的叫法,就像古裝劇裡穿古裝的人那樣打躬作揖的叫;本土則通常是「阿母」相稱,廖輝英以《油麻菜仔》書寫台灣早期的本土家庭,文中的稱呼即是這樣。

逐漸的,那帶著「有娘的孩子像個寶」的叫法封存歷史,由「母親」二字取代,腦中不覺浮起林覺民、徐志摩時代飄逸的長衫,含著禮教與恭謹的距離,彷彿是站在遠處呼喚,為人子女不敢近身冒犯。直到時代巨輪走到新世代,傳統的「媽媽」漸次演變成洋派的「媽咪」,那種擁抱的畫面隨著叫喚跑出來,一團甜蜜。

而關於自己的母女相處記憶,由一個字的「媽」轉換成「媽媽」之因,在於對媽媽的愛日漸濃得無以莫名,非把語音拉長不足以表達那份愛意。

親人情愫急速加溫後,媽媽嘴裡雖沒有明確表達,但是那滿足的感覺在舉手投足間強烈傳遞。聽到叫喚,正在廚房炒菜的她總回眸燦笑,答了好長的一聲ㄟ,彷彿意猶未盡,好久都忘了轉身回去照顧她已燒旺的爐火。

笑容漾在多皺的臉龐。相對的,總引發兒女一陣痛楚。歲月怎麼如此無情呀!正點滴啃蝕著白髮人的青春;漸漸的,媽媽將老去、遠去,直到聽不見兒女的聲聲叫喚為止……

再不捨,聽不到回答的母親節已度過五年,康乃馨可有白色?到媽媽墳前與她說話時,記得襟前別上一朵,那是開在記憶裡的花,永不凋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