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假面裝了十八年,有人說王莽如果早死十八年,他在歷史上就是漢朝的一代賢相,而不是成王敗寇下的逆賊了。
其實假面的王莽還有他可愛之處,至少待人謙虛、禮賢下士;脫下面具之後,他的真實面目就令人不敢領教了。
身受儒學影響的王莽,建立新朝之後,滿腦子想的就是出點子要讓百姓日子過得好一點,可惜想法雖對,但是他的作法卻不切實際,因為王莽的政治理想是復古──回到封建時期的周王朝,重建一個烏托邦。
王莽建立「新」朝後,頒布實施所謂的「五均」、「賒貸」以及「六管」。所謂的「五均」,就是由國家來管理工商業和物價;而「賒貸」則是政府向百姓發放低利的貸款,如果是喪葬或是祭祀的貸款,則不收取利息;另外國家收回鹽、鐵、酒專賣,改革幣制,管理山林水澤,稱為「六管」。
這些改革措施看起來不賴,但對當時的社會而言,卻有實際執行上的困難。光是幣制改革,民眾就覺得錢幣種類過多,還不如五銖錢好用,因此經常是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加上王莽最大的問題是,偌大的一個新朝,只有王莽一人,不見他的團隊。所以王莽常發揮創意,想了很多主意,看起來像是點子王,卻經常改來改去,朝令夕改的情況下,國家經濟愈來愈糟糕,社會動亂愈來愈嚴重。
王莽最失策的改革,就是一味的復古,內政搞不定,想在外交關係上做突破,但卻出了個餿主意,把匈奴國王降為侯,不只是匈奴,其他鄰近的國家也被他降格,連國璽都換了。這下子無端開啟戰火,老百姓被搞得顛沛流離沒飯吃,他的官員竟還欺騙說百姓生活富庶,王莽竟也信以為真。
漢王朝血脈反撲,劉秀在昆陽一戰打敗王莽的軍隊,王莽剩下的最後一招竟然是聚集文武大臣到南郊痛哭禱告,這一番哭天哭地,就像是送葬隊伍般,送走了十五年的短命新朝。王莽最後竟是遭商人杜吳殺死,最後劉秀稱帝,開啟東漢另一章。開國之君也是亡國之君,自以為是的王莽,值得後人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