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手術

冰子 |2005.09.13
312觀看次
字級

不久以前,讀到一篇文章,說中美醫生差異懸殊,中國醫生「知識面太窄」,「美國醫生個個是社會活動家」,中國的住院醫生和美國的住院醫生相比,成熟性和工作能力相差甚遠等等;看後心裡挺不是滋味。這位作者實把美國醫生抬得太高,把中國醫生看得太扁了。

任何國家都有「好醫生」、「壞醫生」,都有「技術高」、「醫德好」,「技術差」、「醫德壞」不同的醫生,不能武斷地說美國醫生個個是社會活動家,如何有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美國每年發生的醫療事故成千上萬,就證明許多醫生粗枝大葉,馬馬虎虎。遠的不說,就說近的,新澤西州有位叫王延萍的婦女,因不明原因的全身水腫,醫生竟把她四肢截掉,僅存上半身,躺在床上,慘不忍睹,她才三十多歲,原先是位面清目秀,非常可愛的人,現在已面目全非。說句黑色幽默的話,還得感謝那美國醫生,當時沒有把她水腫的腦袋割去,才使得她苟延殘喘地活到現在!

我來美國十多年,所見所聞的醫療事故層出不窮,我無意以此說美國醫學如何不好,也許中國草菅人命的醫療事故更多。我強調的是做醫生首先要有愛心。不管你受了多好多深的教育、多先進的技術訓練,如果沒有對病人同情心,是成不了好醫生的!

台灣有位醫院院長說得好,做醫生不必太聰明。如果聰明絕頂,知識淵博,心地卻自私自利,不顧他人者,還是不要去學醫,他可以去學數學、物理等,因為這些科學研究對象是數字、宇宙,不接觸人、不和人交流。醫生是個「服務性」行業,不全心全意,任勞任怨為病人服務是不行的,甚至還要遭病人誣告、打罵……,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人一定受不了的。

醫生職業還是個「經驗科學」,剛從醫學院畢業,書讀得再多,還是看不好病的。一個病人一個樣,同樣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現。醫生越老越有經驗,看病人看得越多越有本領。因為中國人多,醫生少,醫生每天可以看許多病人,遠遠超過一般美國醫生,我認識的一些病人在此看不出名堂,回到中國就診斷清楚了。
大陸的《家庭》雜誌上有這樣一件事:一位老先生來美國探望子女,得了急病,進了波士頓某醫院,醫生說他得了「胰腺癌」,進行了大手術,手術後病人越來越瘦,最後,奄奄一息。幸好一位來這醫院進修的中國醫生發現了問題,看出不是癌,是誤診,手術中進行「改道吻合」有錯誤,提出質問。那個美國外科女醫生才一聲不吭地同意老人免去二十一萬美金的住院費,轉回中國診治。老人回到廣州,經中山醫學院一位教授看後,馬上決定重新手術,使阻塞的腸道重新通暢,救了老人一命。那教授說,這種「改道吻合」手術他已做過三千例,所以一看片子就明白錯在哪裡了。我在一九六五年,曾隨醫院組織的醫療隊去山東日照「巡迴醫療」。我們到了貧困的山區,天天看病做手術,十分忙碌。有一次,傍晚時,一位高大的農民抱了一個五歲的小孩,急急地奔進「村衛生院」,夫婦焦急地說:「醫生救救孩子,孩子吃花生米嗆進了氣管……」

那時我是才從醫學院畢業三年的住院醫生。本行是顏面外科,不是耳鼻喉科,花生米掉進氣管屬耳鼻喉科管,我完全可以叫他抱孩子去縣醫院。但是我看見孩子已憋得嘴唇發紫,呼吸急促。如果再到一百多里外的縣醫院,路上就有死的可能。而且村衛生院院長告訴我,縣醫院也沒有耳鼻喉科,只能去更遠的青島市搶救……。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我看著急躁不安,臉色發青的孩子,心裡也七上八下。做氣管切開手術,我有把握,因為三年中,我至少做過幾百例(這是在美國很難做到的。)。但是如何取出花生米,從未做過。

孩子的爸爸用哀求的聲音對我說:「大夫,救救孩子吧。你們省裡來的大夫不做,我們去找誰啊?」

醫療隊其他大夫也鼓勵我一試。我當時非常同情,憐愛這個孩子,心裡湧出一股勇氣,決定立即手術。

在衛生院簡陋的手術室中,我切開了孩子氣管,只見這粒花生米在氣管裡隨著呼吸一上一下,用手術鉗去夾,有很大危險性,夾碎了的花生米會掉進小支氣管,會更麻煩。大家看著我,我終於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切開的氣管用鉗子撐開,再用一根細皮管插進氣管去吸,這細皮管一刺激,孩子就猛咳起來,「砰」的一聲,一粒泡酥的花生米從氣管裡跳了出來!大家不約而同歡呼起來!

可見,醫生需要的是更多的同情心和勇氣,去解救你面前的病人。這是我一生中一次難忘的手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