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國(首都邯鄲)國王趙雍,罷黜長子趙章,而命幼子趙何繼承王位,自稱太上皇(主父)。再把趙章封到代郡(河北省蔚縣),號安陽君。
趙章本來應該繼承王位的,現在只封一個「君」,自然耿耿於懷。他又一向揮霍奢侈,趙雍任命田不禮當他的秘書長(相)。李兌告訴宰相肥義說:「趙章年輕力壯,態度傲慢,黨羽多而欲望大。田不禮生性好鬥,而且驕傲不可一世,喜愛殺戮。兩個人聚在一起,必然產生陰謀。小人物一旦有了大慾望,就不可能深思遠慮,看到的全是利益,卻看不到災難,巨變將要爆發。」
趙雍攜同趙何,出遊沙丘(河北省平鄉縣‧首都邯鄲東北航空距離八十公里),分別住在兩座行宮。趙章跟田不禮認為時機成熟,便採取行動。假傳太上皇(趙雍)命令,召喚趙何進宮。信期通知肥義,肥義先行,中伏被殺。信期立刻動員戒備,雙方血戰。
恰巧趙成、李兌,從首都邯鄲率軍趕到,再火急徵調附近駐軍參戰,斬趙章跟田不禮,屠滅他們的黨羽。趙成出任宰相,號安平君。李兌出任國家安全部部長(司寇)。這時候,趙何年紀還小,趙成、李兌完全控制政府。
趙章戰敗時,投奔老爹趙雍,趙雍把他藏在行宮之內。大軍進入行宮,搜出趙章處決。趙成、李兌警覺到自己的危險,商量說:「我們為了逮捕趙章,竟然包圍太上皇的行宮。事情過後,太上皇追究圍宮殺子的罪狀,我們全家恐怕就要死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下令行宮人員:「先出來的有賞,後出來的格殺。」
宮人們霎時間一哄而散。趙雍也想出宮,卻被阻在宮門之內。廣大的行宮之中,只剩他一個人,沒有伴侶、沒有飲食,飢餓難忍之際,只好爬到屋簷樹上,搜索鳥蛋或剛孵出的雛鳥下肚。這樣支持了三個多月,凡是可以吃的東西,全都吃光,最後竟活活餓死。趙王國政府一直等到確定趙雍死亡,才向各國報喪。
趙雍是一代傳奇人物,從他堅持變更服裝、更新裝備一事,可看出他觀察力之強,和意志之力堅。趙王國疆土,在他手中倍增,戰鬥力也倍增。如果他能再二十年,秦王國(首都咸陽)可能受到嚴重威脅,歷史如何發展,難以預料。
然而,凡是英雄,都兒女情長,一個美麗的吳娃,就把他搞得神魂顛倒,一誤再誤。李兌和趙成,平常受趙雍的尊敬,而他們也對趙雍忠心耿耿,可是一旦事變,涉及到切身利害,卻不惜把君王置之死地。
中國政治上的領導人物,似乎都在斤斤計較對方的忠心,而忘了忠心不能孤立,它含有太多的變數。形勢逼面,豬忠難以持久,剎那之間,豬化為狼。
趙雍如果不自亂章法,趙章如果再有耐心,李兌、趙成之輩,何致竟成弒君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