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行談茶療與應用—入秋

文/劉吉豐(台灣抗老化學會理事長 |2012.04.28
1749觀看次
字級

文/劉吉豐(台灣抗老化學會理事長)

入秋之後,氣候開始變得乾燥,這時候常常會出現口乾、鼻燥、皮膚趨乾等現象,這些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秋燥。若此時不加以控管一些熱性食物的攝取,會造成火上加油的上火現象。

中醫對於《黃帝內經》中五行的應用不光只是針對季節,還有對於人體五臟的的連繫,秋天對應臟器為肺,其色為白,最好採用平補的方法,中醫認為:茶葉也是中藥。

茶葉味苦甘涼,入肺胃經。主要功能是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利尿、治療頭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煩口渴、食積痰滯以及痢疾等。相傳神農氏嘗百草,亦是用茶葉解毒。

在中國宮廷中更有「吃茶」的養生妙方,將現代人所認知的「藥品」,如:棗、菊花、橘皮、薄荷等方子,與茶一同沖煮,當成平日養生的飲品,實踐「藥食同源」、「食補如藥補」的概念。

立秋過後,代表著秋天已經來臨,而秋天真正的到來是要從白露算起,民間俗諺說道: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代表日夜溫度差異開始變大,要特別注意秋燥感冒,此時宜多食多飲生津潤肺的飲品食物,保護嬌嫩的肺。

肺亦主皮,藉由飲品茶療還可以幫助發揮潤膚之功效。而一日之間從日生而日落,如同一年四季變化般的循環,暮時如秋重收斂,適合飲用「執雨」養生茶(配方主要有油菊、東方美人茶),可幫助肺氣通暢。

菊花在《本草別錄》曰:「療腰痛來去陶陶,除胸中煩熱,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菊花是秋天的產物,在肺氣不暢之時啜飲,具有清肺濁氣之效,紓緩眼目灼熱,臨床多應用於高血壓及神經官能症上。

而從秋天開始,可以飲用本土的「東方美人茶」。「東方美人茶」,為新竹縣峨眉鄉、北埔鄉的特產,由於山區經常霧氣瀰漫,適合茶樹生長,所產東方美人茶品質也特優,又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為白毫烏龍茶,是半發酵青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

而調製的「執雨」茶飲,即藉以味道契合的油菊加上東方美人茶二味調之,可滋養肺氣,溫潤心神,不使肅殺外寒侵入體內,又可發揮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壓力解除了、氣機通順了,更可助長夜間舒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