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
新加坡推綠建築
購物中心和辦公室中冷到骨子裡的冷氣,到整夜不熄的燈,使新加坡成為亞洲消耗能源最兇的國家。
新加坡這個工業化國家所使用的電力幾乎全都來自石化燃料,根據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新加坡2010年人均碳足跡位居亞太地區首位。南韓和日本則緊追在後。
對環保人士來說,亞洲地區狀況都很雷同,根據聯合國資料,亞洲地區的都會人口到2050年預計從現在的19億升到33億。
這樣的人口成長使得永續性變得相當重要,不過有批評者認為,亞洲的大城市不夠努力控制它們對能源的高度需求,新加坡就是其中一個狀況嚴重的案例。
世界自然基金會又指出,新加坡的高樓大廈貢獻了16%的碳排放量。
儘管新加坡主張自然世界基金會以每個人頭計算碳排放量「對人口少的國家來說相當不利」,但相較於快速工業化的中國大陸,新加坡還是有被刺激到而採取行動。
2005年,新加坡政府啟動提倡高科技但低耗能建築物的計畫,並鼓勵舊建築物翻新,希望到2030年,全國至少80%的建築物都能成為「綠能」建築。從那之後開始,新加坡建造了1000棟政府認證的綠能建築,占全國總建坪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