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紀錄片《無米樂》捧紅了台南後壁的菁寮村(墨林村),這個保有古老台灣農村建築的小村落,是南台灣非常著名的米鄉,此地之所以名為菁寮,相傳是清朝時的菁寮村,因居民大量種植菁仔(冬菁,染料植物)而取名「菁仔寮」,因此亦叫「菁寮」至今。圖/吳清和非報系
電影紀錄片《無米樂》捧紅了台南後壁的菁寮村(墨林村),這個保有古老台灣農村建築的小村落,是南台灣非常著名的米鄉,此地之所以名為菁寮,相傳是清朝時的菁寮村,因居民大量種植菁仔(冬菁,染料植物)而取名「菁仔寮」,因此亦叫「菁寮」至今。
走在古意盎然的菁寮老街,幾乎可以輕易的碰到《無米樂》電影裡的四位主角:牽牛的文林伯、對老公喋喋叨叨的崑濱嬸、永遠妙語如珠且風趣的獨眼崑濱伯,以及棉被店的煌明伯,他們對於遊客的任何詢問,可說都是有問必答。
和崑濱伯說笑之後,隨性走到位於北勢老街轉角處,可以見到保護得非常完整的老古井,相傳是荷蘭時代即開鑿的「荷蘭井」,距今已經超過三百多年歷史,在還沒有自來水的年代,菁寮村民幾乎都是仰賴這口井飲水和洗滌。
「荷蘭井」井深達五公尺,原本只稍稍高於地表一點點,現在所見高起的井墩,是民國八十年左右,菁寮村民為安全起見,以紅磚砌築粉飾後,才成為今日的樣貌。
自古菁寮村民口耳相傳,端午節當日取用「荷蘭井」的午時水,水質恆久不壞且沒有絲毫異味;用午時水洗臉或沐浴,不但可以美容強身,更可除霉運。
而今任何路過此地的旅客都可以用井口綁著繩子的水桶拉上一桶水來洗臉,那可是冬暖夏涼!當然如果用「荷蘭井」的水來泡茶,自是味美甘甜。
更有意思的,「荷蘭井」旁還增設有一洗衣池槽,上有洗衣板,大家可以回味、體驗打水洗滌的傳統農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