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是林徽音在1934年於報刊上發表的詩,迄今仍是大家在四月裡最容易想起的詩句。
一九九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宣布4月23日為「世界書香日(World Book day)」,希望藉由全世界對此節日的慶祝,關注於閱讀、出版及智慧權益的發展,因此籲請各國的教育主管單位、各級教育機構、圖書館、出版社及其他非營利組織提倡閱讀活動,藉以喚起世人時時提起閱讀的興趣及對著作版權的重視。
從此,這一個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生日與忌日、《唐吉訶德》作者西班牙知名作家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與中國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兼文學家朱熹逝世的日子,就成為全球愛書人的「閱讀祭」了。
4月23日,世界書香日,一年一度如第一聲春雷,敲醒大家沉睡的閱讀細胞,警醒大眾思考閱讀對自己生命的意義,畢竟,閱讀不是娛樂而已。正如華人文學評論家白燁所言:
在當前的經濟全球化、文化娛樂化和信息科技化的背景之下,我們在讀書方面,尤其是文學閱讀上,該怎樣的定位和抉擇呢?我以為,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志向與需要,尋求那些對豐富知識、增長心智、愉悅性情和陶冶精神有所作用、多有裨益的書籍。對於青年讀者來說,要警惕單純消費性的快餐性閱讀,超越急功近利性的實用性閱讀,把讀書作為拓展人生涵養和提高人生質量的必要途徑,使閱讀成為積極人生的動力源與加油站。
今年由國家圖書館主辦的世界書香的活動,詩風習習,芳草菲菲,相信每個人心中的美與智慧都正抽長著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