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然讀到《愛在西非四十五度天空下》這部電影的對白:「雖然我不能挽救每一個被沖上岸的海星,但只要我能讓一個海星回到海洋,我的存在就有意義。」剎時,肺腑裡充滿溫熱的血液,久久不能自己。
原來,自己總是花過多的時間,一定要讓學生把知識學起來,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因時間不足而壓力過大,學生也因為吸收不來而導致更不愛讀書。電影裡的這句話,幫助我思考許多。
的確,朝陽無法照遍每個角落,雨水無法澆灌每片淨土。珊瑚無法照顧每一個卵,所以一次繁衍數十萬顆,以延續生命;樹叢裡的枝幹,因為無法都吸收到陽光,所以競相爭取出頭的機會;每個孩子總有天生的個體差異,所以老師也要因材施教,予以指點與肯定。
或許一個老師的力量有限,一個學生的進步對整體的表現也未必有重大的影響,但是每個生命的個體,都有存在的理由與機會,就像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做好事不能少我一個,做壞事不能多我一個。」所以,別小看「每一個」的個體力量,或許他可以影響「另一個」的成長,只要我們能好好守護住「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