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在去年秋冬,有幸與佛結緣,拜會星雲大師。在台灣最大的佛教道場──佛光山,接受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的佛恩接待,心中自有細細綿綿、無言的感動。
對於我們幾位較年輕、從大陸移民海外的女作家來說,佛光山就像個傳說,曾經是那麼遙不可及、神祕而又令人神往。
甫下飛機,在高雄機場,逾百位作家受到佛光山永芸法師和義工們熱情迎接。作家們初抵佛光山,見一派井然有序,到處可見彬彬有禮、笑容可掬的義工,從卸下行李、搬上客房,到歡迎晚宴的夾道歡迎,讓人感受佛門聖地莊嚴的氛圍,又處處顯現親切與溫馨!
當晚舉行的歡迎晚宴上,再次見到星雲大師,已逾八旬高齡的他,因輕度中風,雖不比當年氣宇軒昂的偉岸,依然從容和煦,坐輪椅由弟子推來與大家見面。
眾星拱月的歡聚時光,大師言簡意賅,意味深長。並以豐富精緻的素宴,伴以精采的梵音樂舞盛情款待世華作家們。抑制不住內心激動,筆者至台前與大師握手祝福。近距離與大師交流,他眼神慈祥,笑容和藹,語調從容,充滿睿智。
回想當年,兩岸佛教界首度連袂,星雲大師率百餘名僧眾,先後在台灣、澳門、香港、美國、加拿大舉行中華佛教音樂的巡迴展演。台灣佛光山和大陸七大名剎的僧侶,結合漢傳、藏傳、南傳三大語系的佛教音樂,並融合佛教舞蹈與少林功夫等表演形式,於二○○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在舊金山美生堂舉行「中華佛教音樂展演會」,展現不同流派風格的精緻藝術,顯密融和,亦屬突破,堪稱一大盛事。星雲大師在台上感言,全場觀眾屏息聆聽,如沐春雨潤入心田。當年情景,仍歷歷在目。
而今走近星雲大師,握手時的感動,對話時的輕鬆,贈與作品與接受佛光山紀念品的溫暖,千般感受如浪濤拍岸,一併湧入心頭。
翌日,在佛光山傳燈樓舉行「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開幕典禮。協會名譽副會長趙淑俠感謝說:「華文作家協會成立三十年,第一次到佛光山舉辦,感謝星雲大師提供場地和資源,給與華文作家協會最實質的支持,沒有大師的支持,這場會是開不成的。我們有文學,有大師的照顧,有宗教的莊嚴,我們會努力寫作,感謝大師這份苦心。」後經本屆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特聘星雲大師為「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名譽會長」。
星雲大師接受聘書後,向在座的各地作家及佛學院學生致詞。他指出:「中國有一句話『自古紅顏多薄命』,但文人何嘗不是如此?『自古文人命坎坷』!不過,文人的精神是富有的,智慧也是高於一般人……司馬遷雖被漢武帝處分,但沒人敬重漢武帝,反而是司馬遷為大家所憶念,名垂千古。帝王的豐功偉業會隨著歷史消失,但文人的作品卻可流傳久遠! 」
大師坦言:「《三國演義》豐富了我青少年的生命,李白、杜甫的詩、三蘇的文章,讓我生命成長、昇華,四川文人的精神和智慧,影響我一生,讓我明白道理。文學對我們的人生不僅增長智慧,也給我們成長。」
大師感慨說,心甘情願當文人是很了不起的,是有責任感且不求富貴,為思想而開拓人生的理想;筆是很有力量的,報紙的新聞記者很了不起,一支筆增加世間的光明,一支筆能表現對社會的關懷;作家們的文章在副刊上發表,影響很大,豐富了人生,與歷史同在,與日月同光。最後還特別叮嚀:「佛陀紀念館不是個人的,是十方的、是民眾大家的,歡迎來運用。」(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