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之歌──佛傳系列/安般品之ㄧ:托缽途中/油畫.麻布 116cm╳90cm 1998年
圖/奚淞非報系
在《增—阿含經‧安般品》中記載,那一天早晨,佛陀與羅羅離開祇樹給孤獨園,往舍衛城進行當日的托缽乞食活動。走著走著,在途中佛陀忽轉身向羅羅說:「要注意啊,色身是無常的。」
羅羅聞言一怔忡,連忙答道:「是。正如世尊所常提及——色蘊無常。」他倆一前一後,繼續向前走。佛陀再度回身道:「要知道,正如色蘊無常,受、想、行、識也都是變化無常的……」低頭領受教誨的羅羅,心中納悶:何以今日在半路上,世尊又反覆提示這最基本的法義呢?其中必有深意。看來,今天缽也不必托,飯也不要吃了,好好進行一整日「無常」的思惟修罷。
那天,羅羅果然中途踅回祇園精舍,獨自進行冥想。
讀《阿含經》,常驚訝於原始佛法的簡樸與微妙。緣起五蘊是為世間集,若能不斷由現觀當下的身心變化、五蘊——色、受、想、行、識的遷演(無常),則能體證生命及世間法的不圓滿性(苦),進而發掘深植於心靈底層的無明及貪愛,認識到能主宰一切的自我不過是個幻想罷了(無我),如此則能一次次現證心靈的平穩與寬慰,直通無可言喻的解脫(涅槃寂靜)。佛陀再三反覆闡述於此,對眾比丘如此說,對自己出家為僧的獨子羅羅也別無他言。
年輕而純真的羅羅聞世尊說無常,認真修行去了。他能現觀無常而放下心中的常見嗎?他能現觀苦而放下心中逐樂的貪求嗎?他能現觀無我而放下根深蒂固的我見嗎?對於兩千五百年後的學佛者如我們,也都還重覆著同樣的功課。反覆,是為了不再反覆。現觀無常,可以通向一切煩惱的解脫。且讓我們循此「古仙人之路」前進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