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之歌──佛傳系列/大般涅槃/油畫.麻布 112cm ╳ 172cm 1999年
圖/奚淞非報系
一九九二年「佛蹟之旅」,我來到北印度拘尸那羅──佛陀去世所在的沙羅樹林。我蹲身拾綴地上落葉和泥土,以紀念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最後的行跡。抬頭看樹梢撒落、搖曳的陽光斑點,我心中生起莫名的感動。
那時節佛陀八十歲了。鬧過痛風,也曾在說法中因背痛而必須倚柱小憩的他,談及自己身體就像一輛老舊支離的車子,要勉強綑紮輪軸才得使用。然而直到他生涯最末時日,他仍然維持遊化行腳,並以一貫溫和而理性的口吻,隨機教人以解脫煩惱的法門。
後世學佛者如我,要如何揣摩這一份宛如夕陽般澄澈的佛心呢?至於從外相來看佛陀,他行走在人間的身驅,也不過是與你我相同 、承受著生老病死的肉身凡軀罷了。老衰的佛陀曾罹患血痢,最後因不當的食物引發宿疾,躺倒在拘尸那羅野外樹林中。
天色漸暗,沙羅樹林裡一生岑寂。聖弟子圍繞在佛耽躺臥、臨時鋪設的床席前,彷彿都在傾聽那最約的寂靜之音。
是啊,對於法義,誰也沒有任何疑惑了。就像佛陀過去曾一再向弟子申述過的:「解脫之道,從來也不是秘密。」關於法、關於修行,能說的,他都反反覆覆地一說再說過了。作為老師的佛陀,更以自己的生涯向我們示範:儘管生命輾轉於苦、樂、不苦不樂的無常變化中,但只要能有正念與覺照,從隨觀身心中放下貪愛和我執,生命中的每一步都可以是在心光的照耀下,通向涅槃解脫之路。
一九九九年,我繪成「大般涅槃」油畫。畫中的佛陀雖早在三十五歲時即已親證寂靜解脫,至此八十歲高齡更捨下五蘊,進入無餘涅槃。沙羅樹林中最後一抹夕陽,照向寧靜躺臥的佛陀,也照向二千五百年後的我們;這分寂照的心光,是沒有時空距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