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星雲
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二○○○年四月一日,這一天,是西洋的愚人節,我們東方人不懂其意義,但我效法「愚公移山」的觀念,在那一天,創辦了《人間福報》。
佛教有歷史以來,曾經辦過許多雜誌、學報、旬刊等,但沒有辦過日報;縱有人辦,也在短短幾個月就夭折了。所謂愚人的精神,是鍥而不捨,《人間福報》就是秉持這樣努力不懈的堅持,今天已經邁入第十三個年頭了。
在現在這一塊專欄的園地裡,從創刊號開始,十二年來,我從未間斷過一天。前三年,我寫了《迷悟之間》,繼續的三年,刊登了《星雲法語》;之後,我又再寫了三年的《人間萬事》。昨天,《星雲禪話》也剛圓滿了三年。總計這四個「三年」,我共寫了四千三百三十六篇文章。沒有稿費,也鮮少聽到掌聲,想來,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愚人鍥而不捨的行徑吧。
理念相同 奉獻心力
這十二年來,有許多人因為理念相同,跟著我為這一份報紙獻出心力。從創刊號到今天,沒有間斷參與的作者、編輯、發行等工作人員有:柴松林教授、馬西屏先生,覺涵、妙普、妙真、妙鎮等法師,和洪昭賢、魏芬、李照子、尤俠、汪詠黛等。陸續參與的人有:依空、依淳、永芸、妙開、妙熙、妙蘊、如地等法師,以及姚正聲、黃美華、涂明君、呂幼綸,羅智華、郭書宏、林美惠、楊錦郁、張慧心等等。特別是擔任發行人的心定和尚,他為了推動人間福報,不知施放多少場的焰口,來為訂報者消災祈福;甚至佛光山住持心培和尚、長老慈惠法師,宗務委員慈容、慧傳、慧昭、滿謙、滿舟、覺培、永富等法師們,都是人間福報的護持者,慧寬還擔任了董事長。當然,陪伴福報一路走來的「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像陳順章理事長和所有的委員們,他們可以說是幕後一股最大的支持力量了。
現在,尤其感謝符芝瑛小姐,繼為我撰寫《傳燈》、《雲水日月》之後,從上海返台加入福報的行列,擔任社長兼總編輯。她為了讓福報走出去,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邀約陳長文、漢寶德等二十餘位重量級的學者、專家,在《人間福報》的「百年筆陣」專欄撰文,這是福報除了社論之外的一大特色。其實,所有的作者、讀者、捐助者、推動者,都是我應該要感謝的有緣人了。
報紙是無言的老師
我從小在寺院裡面成長,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在保守古老的叢林教育當中,就是知道有報紙,老師也不准我們閱讀。成長以後,上海的《大公報》、《申報》,南京的《中央日報》成了我青少年時期重要的良師益友。後來,六十四年前我到了台灣,繼續閱讀的《中央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都成為我的精神食糧。說來,我的人生並沒有想要追求多大的成就或理想,只希望擁有一張椅子、一杯茶水、一份報紙,我想,這就是人間最美好的生活了。
我要感謝媒體做了我無言的老師。像《中央日報》,過去登載學術專刊、世界知識、醫學常識等,擴大了我的知識層面;尤其由孫如陵先生主編的中央副刊,真是成了我不可少的親密好友。當時,連載的武俠小說《玉釵盟》,不但幫助中央日報在台北市中正路的黃金地段,建起了一棟大樓,甚至也提高了我們閱讀報章的興趣;在六十年前,還沒有電視、電腦的時代,平面的媒體,可以說佔據了我們生活歲月中重要的部份。
為了感念媒體陪伴我們的成長,我在四年前成立「真善美新聞傳播貢獻獎」,邀請天下文化遠見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擔任主任委員,以及王力行女士、張作錦先生、趙怡博士等,由他們邀約多位遴選委員,選出媒體界中這些可敬可愛的貢獻者,並且給予獎勵。相對於我從媒體獲得的幫助,這也僅聊表我對媒體人一點敬意而已。
盼媒體肩負社會責任
媒體記者是「無冕之王」,受社會人普遍的尊敬;我一直盼望,媒體能夠負起促進社會發展、建立大眾道德、增加讀者知識的責任,不能因為商業而失去報紙領導輿論的力量。因為,媒體是社會的先知先覺者,媒體不能讓社會向下沉淪。為此,本報與人間衛視曾於二○○二年,在台北市大安公園發起「媒體環保日」活動。記得,除了有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出席外,還承蒙當時擔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先生親臨與會,並且簽名宣誓響應。
我常說,媒體是「全國人民的教師、社會精華的成果、人我關係的通道」,更是「世界未來的明燈」;因此,在《人間福報》邁入第十三年之際,期許福報在往後能有更充實的內容、詳實的報導,不歪曲事實;並且多刊登世界性的知識,開拓人的心眼,擴大人的理想,改進人的觀念,增添人的希望;就像王惕吾先生「正派辦報」的觀念,讓報紙能可以走進每一個家庭、每一所學校、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讓人閱讀之後滿懷喜悅,增進思想和心靈上的養份。
現在,《人間福報》已發行到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尤其大陸也接受福報郵寄到家,可惜的是,在這許多國家的佛光山,目前還無法擔任駐地記者,提供世界各地的珍奇新聞。
我們自知力量有限,每天出刊四大張的報紙,在量的方面不及他報,但在質的方面,我們要求不能少於別人。未來,期盼所有的作者、讀者,再給予我們多多的鞭策與指教,同時,也能夠與報為友,以報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