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地區久違的建醮大場面,明起將在大龍峒保安宮重現!保安宮明起一連五天舉行「五朝恩圓醮」,為讓民眾也能了解醮典的進行狀況,保安宮規畫電視牆轉播,揭開建醮科儀的神祕面紗。建醮期間也會在六藝廣場演出酬神大戲,並舉行祈福遶境、施放蓮花水燈與大普度,屆時廟方將擺設各種食材雕刻而成的各式動物形象,大陣仗的場面,保證讓民眾一飽眼福!
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表示,今年五朝恩圓醮共搭設五個壇場,分別是玉皇壇、天師壇、北帝壇、觀音壇以及福德壇,後四個內壇場由古蹟及廟宇研究權威—文化大學建築系李乾朗教授設計,也就是保安宮後殿廣場,民眾能透過轉播的畫面欣賞。而最大的主壇—玉皇壇,則建置在保安宮庭園,三層樓高的建築物以寶藍及翠綠為主色,歇山重簷的古典造型,搭配垂吊的大紅醮燈,壇內供奉玉皇上帝,醮典期間開放民眾參香禮拜,一睹醮壇風采。
這次建醮特別結合往年的保生文化祭,推出「大龍峒保安宮二○一二民俗藝術節」,醮典首三日晚間於保安宮旁的六藝廣場上演酬神大戲,分別是薪傳歌仔戲團《寒月》、國光歌劇團《包公案之碧波仙子》、陳美雲歌劇團《楊金花》,炒熱建醮的氣氛,並酬謝神恩。
二十七日晚間舉行的「施放水燈」,可說是北台灣難得一見的醮典重頭戲。遶境隊伍下午六時於保安宮出發,一路行至大稻埕碼頭,由道長帶領信眾至河口施放蓮花水燈,藉由水燈照耀,引領水中孤魂上岸,以參與隔日的普度施食。為能讓水燈順著潮水施放至遠處,施放時間都會選擇於海水退潮時,藉由退潮的作用力,將水燈推送至遠處,以照亮孤魂上岸之路。
齋天俗稱「拜天公」,是在醮典的最後一天(二十八日)禮謝天公庇佑,並以豐厚的祭品賑濟孤魂,今年祭品將利用各式食材變化出的山水景緻、神獸造型,像是使用生薑擺列成為高山峻嶺,整片綠豆是草原、黃豆成土地,捏麵形塑出八仙同慶、十二生肖的情景。
四月一日開始,保生文化祭活動陸續登場,包括:家姓戲、藝陣踩街、放火獅、過火、保生大帝聖誕祭典,廟方歡迎民眾前來保安宮一同熱鬧,共沐神恩、領受五朝恩圓醮的浩蕩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