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閩南語的俗語說:「歪嘴雞又想吃好米。」形容嘴巴長歪的雞,只要能吃到食物就該滿足了,不應奢望吃到精緻美食,這句俗語暗喻做人要認分,不要好高騖遠。
在現實的自然界中,有一種鳥的嘴巴看起來真的是長歪了,而且全家子都是歪嘴。不過,可別以為牠們的食物就只能隨便撿來吃吃,或者認為牠們一定長得醜醜怪怪的喔!其實牠們是很美麗的鳥類,這種嘴巴跟別人相反的鳥就是反嘴鴴。
反嘴鴴的嘴巴為黑色,前端呈現上彎或者上翹的狀況,這也反映了牠們的覓食方法不像一般鳥兒直接啄食,而是有點像鴨子一般,以濾食方式進行覓食,而這樣的嘴型,有利於
牠們在淺水域的環境中覓食。
反嘴鴴覓食時,頭下彎,讓上翹的嘴巴與水面平行,然後在水面附近左右晃動,或是把嘴巴伸到水底找尋泥土中的食物。牠們的食物來源相當豐富,有蜉蝣生物、小魚、小蝦、螺貝以及水生昆蟲等等。牠們覓食的時候相當優雅,宛如芭蕾舞者緩步走在水中,輕柔的搖動著頭部,看起來好像在水中跳華爾滋一樣。
反嘴鴴在台灣可以說是稀有性的過境或冬候水鳥,牠們喜歡群聚,需要有廣大且稍淺的水域面積進行覓食。顏色黑白相間的反嘴鴴,頭部與翅膀會有黑色斑塊,牠們還有一雙灰藍色的雙腳,在溼地環境中更顯特殊。
目前,只有台灣西南部以及宜蘭等大型溼地,才容易找到反嘴的蹤跡。守護自然溼地的理由有很多,而讓反嘴這樣美麗的鳥繼續住在台灣,相信是許多人心中守護溼地最重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