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畢業就停止學習 「社會大學」新鮮人不斷學習可技能 也可學以致用 並在職場生存
英國一份報告指出,英國大學畢業生學非所用比例偏高,最近媒體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及投書不少,貴版有投書認為,這會造成教育投資浪費現象,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輔大演講時,指出大學生應具備學到謀生技能、培養邏輯思考、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筆者依自己經歷認為,學到謀生技能固然重要,但終身學習更重要,也不會學非所用。我專科是念國際貿易,畢業後擔任會計助理,然後因緣際會進入NGO機構,從零開始學習,並摸索尋找興趣與方向,靠閱讀自修、參加各項課程增進知能,確認自己未來走向後,再念研究所;筆者商專同學婚後靠自修考上公務人員(地政類科),之前也跟夫婿經營小吃店,這些都是學非所用。
其實在職場這幾年,同事幾乎非本科系,但大家靠進修,提升自己競爭力與適應力,雖然現職與所念科系不同,不過透過終身學習,沒有什麼是學非所用,學而後知不足,學習一定能運用在職場。
再者,現在有些高中職畢業生選科系時,還不清楚自己的志向,遑論將來要學以致用。筆者認為,大學畢業生不應設限自己,能謀得有興趣的行業才最重要,若一時未能如願,也不用恐慌,如今是強調終身學習的社會,不是離開學校就停止學習,而是要開始上「社會大學」,有心學習精進,一定可學以致用。
薪資是求職者會考慮的條件,現實大環境的確不利年輕人,即使奮力付出,也不能保證獲得相對的回報,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莫以為擁有大學、研究所學歷,就可謀得高薪職位,或想著「下一份工作會更好」,不切實際的想法,肯定阻礙前進的動力。
人生路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無法預料,只有把握當下,作好職涯規畫,以積極態度面對人生,切莫懷憂怨嘆,不進則退,能不斷學習才是職場生存的良方。
薰依草(新北市/民間社團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