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水」部的「游說ㄕㄨㄟˋ」,還是「←」部的「遊說ㄕㄨㄟˋ」正確?這兩種寫法都常見到,可以通用嗎?
《三字經》說:「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由於周平王東遷以後,綱紀不修,法度不振,諸侯國為了擴張勢力範圍,於是大動干戈,兵戎相向;「游說」之徒也趁勢而起,有的是為了弭平兩國爭端,有的是為了挑起雙方戰火,不論如何,最後目的總是為了一己私利而奔走,蘇秦做了六國宰相,就是靠著三寸不爛之舌起家的。
《史記》也說:「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可見最早是用「游說」來形容政客奔走各處說動人,使人接受他的主張。
至於「←」部的「遊」也有到處奔走的意思,也通「游」,因此無論是「游說」,還是「遊說」,都泛指憑藉口才四處說動別人採用他的計畫或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