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音好好聽-- 謝宇威 為客家發聲無怨無悔

阮愛惠 |2012.03.15
111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客家流行音樂頑童」謝宇威雖已年過四十,留著羅漢的落腮鬍,但眉宇間仍保有童真的神采,說起話來連珠砲似地快。他生長在台北市,但童年每逢寒暑假都會回桃園外公家,客家村落的美好記憶、客家文化語言的傳承,並未在這位五年級生身上斷層。

謝宇威的父親謝孝德是知名畫家,他作畫時,常放各種音樂,包括西洋及客家八音北管,兒時的謝宇威濡染在美術及音樂的天地裡,小學四年級時,就會存錢買Andy Willams的唱片,電視裡聽到喜歡的歌,就馬上學起來。

父親帶領謝宇威接觸很多客家文化事務,告訴他:「客家人很優秀,國父也是客家人。」但這個概念後來卻和謝宇威的現實經驗衝突,在都市裡,謝宇威發現很多客家人都不說客家話,甚至不太承認自己是客家人。他對於客家人「自我隱匿」的現象感到沈痛,也因而埋下日後為客家「發聲」的種子。

首張專輯就收錄客語歌
大學時雖克紹箕裘唸了美術系,但謝宇威卻因玩了樂團,開啟了音樂創作之路。第九屆「大學城」歌唱比賽,他初試啼聲,就以客家歌曲〈問卜歌〉拿到總冠軍。退伍後,他發行了首張專輯,其中收錄了兩首客語歌,「客家歌手」的符碼初步定位。

不過後來謝宇威除了客家歌,還做了很多音樂事務,包括寫國語歌、佛教音樂、策劃大型音樂活動、主持電視及電台音樂節目等等;近來謝宇威催生各種客家音樂的誕生,包括找李泰祥來創作古典客家音樂及合唱類的客家歌;舉辦客家嘻哈街舞大賽;創作客家嘻哈歌曲、製作融合客家與爵士的專輯等,積極拓展客家音樂的演藝空間。

最近謝宇威全心投注在客家音樂劇的劇本及音樂創作工作中,這是一齣大型音樂舞台劇,以一位台灣的客家祖母為精神主軸,敘述橫跨三代之間的家族故事,由郎祖筠擔任導演,預計邀請國內知名老中青客籍演員一起來擔綱演出,「它不只是客家的,也是台灣本土跨族群融合,非常有象徵意義的時代劇。」謝宇威充滿熱情地說。

即使再忙,謝宇威都沒有放棄繪畫,他很喜歡用速寫來紀錄周遭的人、物,多年來他更以一系列的自畫像,來進行自我的觀照及省思。雙子座的他內在彷彿也有雙重的靈魂,讓他對於前衛與傳統、音樂與繪畫、塵俗與空無,都充滿探索的動力。

創作希望傳達宗教情感
謝宇威從小就仰慕佛教,讀弘一大師傳記時心生嚮往,高中時期,一度很想出家。雖然後來他還是納受了結婚生女的因緣,但他時時以佛教徒的身份,來處世、來創作。他說:「我相信藝術的最高價值,是在宗教性。而我最喜歡的題材是『人』,在創作時,我希望傳達出宗教性的情感,與人性的關懷和溫暖。」

從一個認同自我的文藝青年出發,謝宇威因為對客家文化的喜愛而創作客家音樂,一路走來,有時隨緣順勢,有時披荊斬棘,但他心中只有一種感覺,就是「無怨無悔」。客委會成立後,客家文化的推動有很多助力,但謝宇威仍是兢兢業業,只要有機會,不斷地作人才的發掘與連結的工作,他笑說:「因為我是佛教徒,『無我』是我的信念,廣結善緣、成全他人,是我的修行。」

小檔案
謝宇威,桃園縣新屋人,一九六九年生於台北。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大學時自組樂團參加第五屆「青春之星」獲東南亞暨全國總冠軍,並獲「最佳編曲獎」,自此展開音樂創作及演唱之路。現任寶島客家電台音樂總監,主持電台及電視音樂節目,並成立聲世紀網路音樂公司。

謝宇威參與多次客家音樂會及客家藝術節的策畫,並獲得第十五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流行歌手,入圍最佳唱片製作人及最佳年度流行音樂專輯。在行政工作上,謝宇威強烈的客家意識及情感,不斷帶動更多客家籍音樂人投入客家音樂文化的推動;在創作成就上,謝宇威也成功地促進客家音樂的年輕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