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碧華專題報導】從中壢到內湖科學園區擔任程式設計師,租屋在外的王鉉台一直是月光族,三十歲出頭的他付掉房租,平日和朋友出外美食,薪水袋就空了。每月等著薪水過日子也不覺得不好,至少沒有再靠父靠母而自食其力 。
只是,這些年,紅色炸彈愈來愈多,他才開始審視自己的未來。如果要成家,起碼得先開始存錢吧!「開銷就是這麼大,怎麼省得下來?」沒錢要過兩人世界,這是增加生命的負荷
舉棋不定時,他的三阿姨把樓上騰出來替他節省房租,「等你存到七位數才脫離我的魔掌。」三阿姨除了提供房舍,也在他吐苦水時當頭棒喝,職場臥虎藏龍,也龍蛇雜處,溝通不良乃是常態,碰到就勇敢去面對,「日久見人心,只要立足正確,問題會淡化。」
時間是最好的醫生,三阿姨總這麼勸他,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只是過程,最終那個目標是明確的就好,看開點,所有磨難都是為了成就更美好的未來。
三阿姨住屋其實小得像鴿子籠,闢出一角收留他,多少會影響作息,「就因為房子小,更感覺長輩真心照顧我。」和一般科技宅男一樣,王鉉台上班下班都面對電腦,打電動到半夜,三阿姨從沒叨念半句,那是一種自己做事自己要負責的身教,令他覺得自由,卻又有規範,靜默間,流動一種親近。
靠薪水存錢太慢,三阿姨還替他找攝影兼差,假日走向戶外去拍照,或幫朋友記錄婚禮。不錯耶!真的存款已達七位數。「我在阿姨身上學到務實,她總告訴我說,萬事起頭難,只要開步走,千里之行,即始於足下。」 王鉉台還說,三阿姨口才好,說教都變說書,很動人,成為職場最可貴的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