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日本三一一周年的省思

 |2012.03.11
1185觀看次
字級

日本東北海嘯引發核災滿一周年,各地都舉辦遇難者追悼儀式、災民支援集會及反核電宣傳遊行等活動。東京的國家公務員宿舍「東雲住宅」將舉辦「追悼和感謝會」,該宿舍接收約一千三百名福島災民入住。有數萬名福島民眾因對輻射的恐懼,仍不敢返家園。

東京商工調查公司公布,這次地震破產的企業六百四十四家,相對於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一百五十二家,約四點二倍。破產企業負債總額為九千二百四十五億日元,涉及員工一萬一千多人。災區還有很多企業處於停業狀態,破產案件仍會增加。

許多日本人至今深陷在負面情緒循環中:對官方的躊躇感到憤怒,對重建的遲緩又帶來挫折感。同時這場大地震還在日本掀起一場對繁榮根基的質疑。

在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舉辦的論壇上,日本知名詩人黛丹指出,三一一地震迫使日本人面對一些「基本的問題」,思考在「不斷要求更多」過程中,得到了什麼?「在我看來,對經濟增長和效率的痴迷,已將整個世界逼到角落。」日本的浩劫包含尖端的複雜科技,核能幫助能源貧乏的日本經濟崛起,最終卻在災難中成為負擔。

德國是對這場核災反應最快的國家,去年六月就宣布停止大部分核電廠,但遭人抨擊的是,德國向法國核電廠購電;捷克總統抨擊德國廢核計畫相當荒謬,質疑德國反核人士的誠實,可能與可再生能源業勾結,並稱捷克絕不放棄核能。

法國也表示,德國將因此更依賴化石燃料,增加碳排放量,使電力成本提高,衝擊產業發展。中國正尋求降低使用高汙染的煤炭,使能源來源多樣化,全球在建的六十二個核反應爐,有二十八個在中國。法國長期向外輸出核電技術,但同時推銷核教育,譬如在中國設立核工程與技術學院。這究竟是好意,還是「生意經」?

去年九月,伊朗在俄羅斯協助下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開始發電。十月,越南總理訪日表示,基於日本在安全方面的技術水準及核電廠營運經驗,決定繼續與日本核電廠合作。

日本核災發生後,英國檢討報告指出,未來十年要達到歐盟要求的減碳目標,核能是最低廉的能源,建議繼續使用;而原訂新建十座不敷使用,還需再增兩到三座。

政府諮詢單位「氣候變遷委員會」指出,到二○三○年,三到四成五的能源將來自再生能源,再十五到二十年後,風力才能取代核能,成為價格最低廉的能源。

發展核能歷史最久的法國,挺核信心也出現動搖。六成二民眾支持分階段廢核,支持繼續發展的僅二成二。法國民眾長年挺核,費用便宜是關鍵原因,未來將面臨電費調漲。

台灣的在野黨再提核四停建公投,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也拋出「贊成調漲電價」議題。管中閔說,國內已經很多年沒有調整電價,目前水費及電費都太便宜,一面倒把「漲價」視為毒蛇猛獸是不對的。

核四停建公投與調漲電價是否關連,尚未可知。但水電費調漲,若能引導民眾更加節能是好事;捨棄核能,不增加碳排放量的替代方案,繼續邁向廢核減碳目標,還有待全民以更多的思慮與決心達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