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事一向會考慮願景,沒有一樣事物或領域能緊緊抓住我!」就讀世新大學新聞系的莊珺很有想法,但這一次,她認「栽」了。
她參與「小腳丫走天下」的志願服務大小活動共九次,從大一到大四,自隊輔、活動長到現在出任活動企畫、會刊編輯,堪稱義工的固定班底,「在這除了體驗與人互動的滋味,還從體驗轉為責任,學習的東西多到我想回饋更多給這個團隊。」
最初莊珺想到基金會服務,只是因為想跟著到處去旅行,後來漸漸發現旅行不只有跟著親朋好友、在一定點玩的形式,反而跟小朋友一起玩有更多驚奇。
三年多的服務,不同的活動方案、地點、小朋友和義工夥伴,連義工的職務角色都多變,讓她不失去熱度,「一開始我被感動到每次提起這些回憶就邊講邊哭,現在我意識到身為義工的責任,覺得基金會給我這麼多學習的機會,我也要認真回饋,能幫的就盡力去幫。」
陪小朋友旅遊,莊珺說,狀況百出卻記憶深刻,「曾遇過極度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只因為姐姐不讓他打電話給媽媽,就到處跑、發脾氣,僵持了一個小時,挑戰我面對孩子的忍耐極限;其中有特別想家的,但當我們讓孩子晚上十二點打給媽媽,卻遭家長質疑怎麼不哄小朋友睡覺?也碰過極度怕鬼的,我講了整個晚上的故事,主角都環遊世界一大圈了,他們還睡不著。」
這份服務帶給莊珺的不只是視野開闊,處事認知也改觀了,「第一次帶隊帶到小朋友大哭,因為我太嚴格了,以為小朋友來參加活動,就是為了學東西、改變壞習慣的,本來五十分的他們,我期望離開營隊後會進步到一百分,不過遇到挫折後,察覺孩子能進步、哪怕只變成六十分,都是最大的喜事。」
對於未來,她坦承尚在摸索,但至少服務讓她願意往外看、往外走,覺得現在的自己正在敞開心扉、接納更多未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