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你家中的老人最近常常忘了關水龍頭、忘了回家的路、忘了才吃過飯等這些原本熟悉的事情嗎?若是如此,需注意是否患了失智症。根據估計台灣約有十一萬的失智症患者,但是領有失智手冊者卻不到兩萬人口,約僅十分之一的人被發現,顯見民眾對失智症知識的缺乏。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李明濱指出,根據臨床經驗,家屬帶失智症患者就醫時,通常已經是中度失智了,患者已經出現明顯異常行為、明顯退化,例如找不到回家的路、忘了剛剛吃過飯、尋找已經往生的親人等中重度失智症狀。
他說,根據國外研究,失智症的藥物及非藥物治療若能在輕度時使用,有助延緩患者功能的退化。
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也指出,老年人口攀升是各國趨勢,根據世界性資料,每五秒鐘就有一個失智症患者出現,而台灣在今年七月已有超過十一萬的失智老人;失智症協會推出輕度失智症患者活動一年以來也發現,打電話來報名者約有七成已經是中度失智,不過目前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者不到兩萬人。
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邱銘章表示,失智症患者若不治療,從輕度到中度的速度很快,甚至半年內就可能惡化;他說,很多人認為隨年齡增長,記憶力不好是正常的,但事實上老年人要記住東西的能力不會比年輕人差,如果家中老人會不斷在短時間內重複做一樣的事、說一樣的話,或是原本擅長的事情變得不會了,就需注意。
李明濱也指出,很多人會將老人與失智、失能聯結在一起,認為老了就是會「老番癲」,因此沒有注意到老年失智的警訊。
九月二十一日為失智症日,九月十六日失智症協會舉辦「為記憶而走」活動,將進行關懷失智症健走,並有失智症防治宣導遊戲、免費失智症篩檢,供民眾參與。有失智症或活動相關疑問可洽詢○八○○四七四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