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報導】從「豪小子」升級到「豪神」,「林來瘋」NBA球員林書豪短短數月內一躍而成台灣之光,受到全球關注。反觀將在三月三日展開四強爭霸的台灣高中聯賽女子組,其中最有冠軍相的七連勝隊伍普門中學,球員和教練怎麼看豪小子的崛起?普中教頭李亨淑說:「一直以來我們的訓練方針就是強調要用頭腦打球,而不是單靠身體,林書豪是一個最好的實證。」三好體育協會祕書長孫朝強調:「林書豪絕對是一個有正面教育意義的活教材。」
「會讀書又會打球的人,才是一個好球員!」李亨淑認為,閱讀可以累積球場上判斷局勢的思考能力,就像林書豪一樣,對每一顆球的處理都經過設計,是「用頭腦在打球」。
李亨淑說,身為一輩子奉獻給球場的人,最大的憧憬就是自己帶的球隊能培養出聰明打球的風格,有了林書豪,從此勸導球員多唸書這件事,不再那麼不著邊際;由於林書豪的球賽有教育價直,所以李亨淑會錄下整場比賽,韓籍國手出身的她說自己也是林書豪的粉絲,但不是把他神化、沒來由的崇拜,只是欣賞他打球的方式,「多讀書,思考模式才不會窄化」。
孫朝的看法與李亨淑類似,他表示,林書豪被媒體認認為文化背景愈高思考力也愈好,這的確是普中常被耳提面命的一件事,「他的出現,是第一個可以拿來佐證我們觀點的榜樣。」
林書豪控球與進攻經過設計這件事,他覺得與教練指示無關,是球員自己的特質,而台灣球員若沒有教練指導,就應該和他學習,「三分球逆轉勝那場,我們看得很興奮,好久沒有這樣的人、打這樣的球了,或許在一般人眼裡,包括對手都認為他會假動作後傳球給隊友後,上籃再得分,但對我們這些在球場那麼久的人,都認為他會在最後出手;他的表現也讓我們在教育下一代時充滿信心,因為我們的觀點並沒有過時。」
關注豪小子每場球賽的粉絲FAYAN說,豪小子很會做人、很懂得團隊凝聚力,好比佛光山每逢法師或義工讓活動得以圓滿,如遶境行腳、獲得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績優宗教團體與傑出義工代表時,他們都會說這是成就歸於佛陀與大眾,成功是所有佛光人的功勞,但若有問題卻是只怪罪於自己,因此林書豪的崛起,未必是一個聖人的出現,而是讓人反思,周遭也有這樣的人和行為存在,社會應該挖掘並看見更多「已存在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