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學堂】 失敗後(中)

小野 |2012.02.20
1178觀看次
字級

編輯會想到這個標題「失敗是成功的夜間部」,應該是和我在訪談中提到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失敗」有關。

十五歲那年,我從第一志願的初中畢業後,考上了第六志願的成功中學夜間部,在爸爸心目中,這是一次「無可原諒」甚至於是「無可挽回」的失敗,他跪在我面前如同面對世界末日般痛哭失聲說:「兒子,一切都完蛋了啊!」爸爸的悲傷和恐懼是真的,他找來幾個在教育界工作的朋友商量,討論是否讓我放棄升高中,直接去考專科學校,學得一技之長將來可以謀生。

後來我去考五專聯招,考上了台北工專土木科,不過最後「他們」還是「決定」讓我去讀成功高中的夜間部,理由是我的姊妹們都很優秀,怕我沒讀大學會很自卑。

是的,我的自卑感就是從十五歲這一刻開始根深柢固的,我如同見不得人的鐘樓怪人,只能在黑夜來臨時,偷偷閃進校園裡進行著我的學習,我自卑得不敢面對位於校舍穿堂的穿衣鏡,高二時還被老師痛毆,揚言要開除我。多年後當我收到成功高中頒給我「傑出校友」的銀盤後,我直接將銀盤當成了植物盆栽的墊底物,我恨透了那三年的學校生活,因為那是我無法磨滅的失敗印記。

我忘了,就是因為讀的是一所夜間部,我才會利用白天的時間開始大量閱讀課外書籍,開始寫作投稿、開始自我探索,開始練習長跑,成為優秀的長跑健將,更開始提早打工,甚至還和同學做起露營的生意,體驗真實的人生。如果我當時和班上其他同學一樣考上了前三志願的日間部,一樣天天埋首讀課本準備考大學,或許我會少了點各種嘗試和磨練意志力。

失敗是成功的夜間部。它會讓我們看到、聽到、想到吵雜又忙碌的白天所看不到、聽不到、想不到的東西,而那個東西往往又是生命中最核心的東西,它讓我們敢懷疑自己、反抗自己、認清自己、發現自己,最後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信仰。就像騎著單車去西藏的謝旺霖說,當他在忍受飢寒交迫的惡劣環境,忍受隨時會發生的危險,忍受病痛和孤獨時,他原本是要接受失敗的結果的。但是他就是要看自己是如何「屈服」、「就範」於失敗的。他說「失敗」對他而言只是個「中性名詞」,「中斷了目標」、「達不到原本的期望」反而能讓自己在「落空」中,真正認清楚自己的天賦和能耐,對於人生,這樣的「失敗」是比「成功」還有意義和價值的。

我的另一次「大失敗」,便是申請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助教獎學金,在一個深夜裡,我下定了決心放棄優渥的獎學金、放棄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大好機會,毅然回返多事之秋的家鄉,重新開始毫無頭緒的創作生涯;為此爸爸氣得中風倒地,比我考上夜間部的反應更為激烈。

事隔多年後,那件事成了我解釋自己看清楚人生方向和找到人生信仰的轉捩點。「失敗」讓人直接看清楚自己的恐懼、脆弱和盲點,也看到自己內心的熱情和渴望,這些在夜深人靜遙遠的異鄉最容易發生。

(本專欄每周一刊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