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

周圍輝 |2012.02.19
1565觀看次
字級

市場物品須經「規範標準」檢驗,檢測通過,才能證明是正牌合格品,世上宣說的「佛法」,該如何檢視是真正的佛法?「三法印」即是「規範標準」。二月十二日福慧家園共修主題「三法印」,禮請佛光山住持心培和尚主持,與談人有普賢殿殿主慧義法師、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主任慧靜法師、禪學堂學僧妙功法師。現場近千人聆聽法師釋義及分享個人修證體悟心得。

「三法印」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心培和尚說,學佛要以積極的態度,學習佛的智慧,勇敢面對生死問題,懂得「諸行無常」就會珍惜身邊的人,是惜緣的人生,觀察世間人事物,看到它的遷流變化,有變好、變壞,重要的是能「轉念」。「諸法無我」意為一切皆依因緣而成,父精母血,給了我們身體,眾生從事各項生產,我們吃住才無憂,有國家照顧,社會才能安定,有三寶加被,我們心靈得以自在。如果抽掉這些「因緣」因素,「我」又在哪裡?

所以,對父母、眾生、國家、三寶,要常存感恩。「涅槃寂靜」則是在修忍辱,轉痴為智,過自在人生。

慧靜法師從「人我之間」談三法印。他以短片告訴大眾,一切都會過去,不要執著煩惱,人我之間才容易互動,如果煩惱念頭常停留在腦海中,就會聚集煩惱。法師舉例,大陸一名女交警半小時內,對違規駕駛連鞠躬十三次,迫使司機接受開單處罰,她能「無我」才能有效執行任務。至於「涅槃寂靜」,簡單說就是貪、瞋、痴都沒有了。若能超越五根接觸外境產生的五欲,就能寂靜得自在。

慧義法師從菩薩的修證來談三法印。普賢菩薩如何修行?普賢菩薩禮敬諸佛是無量的,對象是無限的佛,在「用」上是無常;心態上以清淨心來禮拜,是無我;心境上跟一切眾生同時存在,有眾生煩惱的地方,就有菩薩願力,此即「涅槃寂靜」。面對世間人我是非,修證的重點在「觀自在」。

佛光山是大乘佛教道場,具人間菩薩性格,在人間實行菩薩道,有時會遇到困難,該如何面對不同的考驗?慧義法師表示,應該「行三好」。他強調,要用佛的心態來面對事情,告訴自己「我是佛」,在這一世有限生命裡,好好發心在人間修菩薩道,學菩薩觀自在,善解人意。

妙功法師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調伏自己內心的貪瞋痴。法師準備了「無常、無我、涅槃寂靜」的「一串燒」道具,勉勵大眾從無常的體驗、無我的觀照及無常無我中達到涅槃寂靜,從修行中打掉我執,配合禪修來調整自己。

心培和尚總結表示,修行要體會「我們」二字,了解佛光山是集體創作,時時想到大眾,調整自己;要如佛陀觀機逗教,善解人意,把世間人事物當成一面鏡子,常觀照自己;而要認識無常,就要從觀念改變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