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視界 周圍輝 |2018.05.27 語音朗讀 22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妙宥法師 圖/人間社妙旭法師 圖/人間社饒夢霞教授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福慧家園「人間佛教幸福百法」系列講座,五月二十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行,共修主題為「打開心視界」。由佛光山永和學舍住持妙宥法師主持,人間大學總部台北辦公室主任妙旭法師、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饒夢霞女士與談。「萬法唯心造」,世界因心而轉動,因心而煩惱。唯有打開這顆心,認清自己的心,常存善念,世界才可以變得更美好。 妙宥法師說,馬斯洛理論的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每一項跟「心」都有很大關係,要瞭解這顆心之前,先要能看到這顆心。也就是這顆「心」要活在當下。陽光不能遍照大地,是因為空氣中有塵埃阻礙所致。不能看清自己的內心,是因為「貪瞋痴慢疑」蒙蔽了這顆心,唯有心開意解,才能看見自己的心。妙宥法師請兩位與談人分享「如何打開這顆心?」、「如何開創樂活人生?」 饒夢霞幽默風趣地提出「饒七款」:第一、要打開心視界,檢視是否喜歡自己。第二、現在從事有意義的工作,第三、對現實有知覺能力,第四、良好的人際關係,第五、活在當下,第六、情緒管理,第七、檢視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如何開創樂活人生?樂活人生就是快樂的生活,「樂活」的字意是「生活的型態、健康的身體、加上永續經營的概念」。他說人生就算跌到谷底,也要記得唱這三首歌〈得意的一天、瀟灑走一回、閃亮的日子〉。 饒夢霞說唱功力十足,贏得台下聽眾掌聲不斷。他最喜歡的一句話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慈悲,人心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妙旭法師從佛教的角度,談心有八個作用。列舉了「八識的相狀及功能」,清楚易懂地告訴與會大眾,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接收外部訊息,及執行回應的行動。第六識「意識」功能是「分別」,心中就像有無數的小劇場,不斷在上演著。第七識「末那識」是「我執」,時時在意有一個「我」為主體,將喜歡的或厭惡的全部交給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倉庫」去儲存,「心」都是八識在交互運作。「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諸事各持分。五個出外作買賣,心識居家獨自尊。眼觀耳聞鼻作探,舌味身觸心難安。末那執我作傳達,賴耶罪福怎能堪。」 妙旭法師表示,佛教的開心之道,是心要懂得「轉換」。他以短片,讓聽眾清楚認知,親眼所見未必是真的。千萬不要用過去的習氣來分辨。每個人的現狀,都是自己的成果展,一切的造作跟自己都有關係。他以星雲大師的「靜心對治動心、好心對治壞心、信心對治疑心、真心對治妄心、包容心對治狹隘心、無心對治有心、永恆心對治無常心、平常心對治好奇心」,與眾共勉。 妙旭法師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不明本心,學佛無益。」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有成就。他提醒大家,當起心動念時,要自問自己「心安否?」 前一篇文章 【迷悟之間】 終身學習 下一篇文章 【福慧故事】徐英桂的樂活人生 傳授手藝造福社區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晨齋語錄】正確觀念【人間行者心】以筆為燈以心續願 重走傳燈之路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 作者其他文章【福慧故事】說唱當中 打開心視野《福慧故事》陳亦玲驚豔佛館是塊寶地生涯規畫佛光第二代獻供 信仰傳承隨緣的真義千人朝山 修持不分長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