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畫 周圍輝 |2018.04.29 語音朗讀 14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倫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慧屏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蔡麗芬師姑 圖/人間社提供吳欽杉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王智鳳老師 圖/人間社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佛光山福慧家園「人間佛教幸福百法」系列講座,四月二十二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行,主題為「生涯規畫」。由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倫法師主持,邀請與談人有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佛光山師姑室蔡麗芬師姑、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吳欽杉、佛光山大慈育成中心主任王智鳳,暢談自己的生涯規畫,為年輕聽眾,提供了寶貴人生經驗。 「三歲可以看出人生未來發展方向及性格,七歲就可以看這個人中年以後會變成怎樣的一個人。」慧倫法師表示,將來會發生什麼變化,沒有人可以知道。但是,如果沒有規畫生涯,又會茫茫然,不知人生要往什麼方向去。 王智鳳談到自己成長過程,國中時期,因缺乏自信,逃避參加聯考。在父母鼓勵下,就讀普門中學幼保科,後到大慈育幼院工作,希望自己學以致用,能對小朋友有幫助;實際上,是小朋友幫助了自己成長。她認為,小孩需要適性教育,行為養成要「預防重於治療」,並以一位小孩用自己存下來的零用錢一千元,購買爸爸一天的時間陪伴,說明小孩成長需要大人「陪伴」。 蔡麗芬說,「師姑」是尊貴的名稱,沒出家、沒出嫁,終身住在寺院的優婆夷,嚴守清規,為佛教服務。叢林規律生活,是磨練傲慢心,開闊視野的好環境。蔡麗芬認為,在叢林生活中,有工作學習,人際關係學習,就是過堂吃飯,也是最好學習的地方,吃一口飯、一口菜,都可以清楚明白觀照自己內心。她說,能在生活中印證的佛法,才有意義。感恩因緣具足,可以在人間佛教的文化、藝術、慈善等種種事業中修行,她願意發心當一座橋,一座可以度眾的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吳欽杉說,這是文學的美。星雲大師指導弟子,三十歲以前要有文學的人生,追求的是「美」;三十歲到五十歲開始要進入哲學的人生,要能觀察事物的真相,追求的是「真」;五十歲以上,要有宗教的人生,追求的是「善」。吳欽杉又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再多的金錢、再高的地位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老實念佛賺法財,行三好廣結善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慧屏法師表示,要規畫「生涯規畫」很難,但可以做好準備。最好的規畫就是規畫「自覺」的人生。吳欽杉講的其實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三個階段人生。「人生要如何規畫,須立志發願,以終為始。在自己的告別式上,你希望別人怎麼說你?你現在就要發心立願,努力去做。」慧屏法師也以安排義工工作為例,認為工作安排要考慮到義工的興趣、專長,讓義工在每一項任務中發揮所長。以前他只知道規畫自己,現在更要懂得規畫別人,幫助別人變得更好。 前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覺明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福慧故事】說唱當中 打開心視野《福慧故事》陳亦玲驚豔佛館是塊寶地打開心視界佛光第二代獻供 信仰傳承隨緣的真義千人朝山 修持不分長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