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春秋】 為一部佛書興建的 清州古印刷博物館 文與圖/林伯謙 |2012.02.14 語音朗讀 11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葉德輝《書林清話》卷八說:「活字板印書之製,吾竊疑始於五代。『晉天福銅板本』載宋岳珂《九經三傳沿革例》,此銅版殆即銅活字版之名稱,而孫從添《藏書紀要》云:『宋刻有銅字刻本、活字本。』分銅字、活字為二,惜岳氏未及注明,不得詳其製也。」 葉氏從南宋岳珂書中所說「銅板本」,懷疑活字印刷術在五代已產生,這比起多數人知道北宋畢昇發明膠泥活字,還要來得早。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提到:「慶曆中(一○四一—一○四八)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也就是說畢昇用黏土刻成一個一個各自獨立的字,薄得像銅錢一樣,再用火燒硬成形,就可以拿來排字印刷。 可惜那時的印刷品並未留下來,目前所見最早的泥活字印本,是一九六五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出土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頁,大約已晚於慶曆五十餘年。至於金屬銅活字本,則是僅存下卷的《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以下簡稱《直指》,《直指》木刻本上下兩卷,迄今仍完好保存),這是韓國高麗王朝時期的佛書,內容節摘中國禪僧語錄,卷末有「宣光七年(一三七七)丁巳七月 日 清州牧外興德寺鑄字印施」字樣(如圖一),李氏朝鮮王朝末期,法國駐漢城(即首爾)第一任代理公使葛林德(Collin de plancy)將之攜回本國,後藏於法國國立圖書館,一九七二年展出時才為國際所知。 這部世界最早的金屬活字本,在二○○一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紀錄遺產」,韓國為了這部流落異域的語錄,特別在清州興德寺遺址建造「古印刷博物館」(如圖二)。 興德寺遺址的發現,是一九八四年底,清州雲泉洞一帶新住宅區開發時,挖掘出磚瓦等古文物,於是改由清州大學博物館員進行文物勘察,從一具殘破銅鼓及佛上刻有「興德寺」,而斷定是印施《直指》的佛寺遺址。 韓國對古文物極為重視,新落成的博物館採開放式大門免門票進入館區,大門是以挖掘出寺院屋脊上的鴟尾造型來設計,在其左前方也重建興德寺金堂,館旁並有直指橋與直指路以資紀念。 博物館內除了介紹古代印刷術的流變,還試圖復原興德寺場景,塑造許多正在鑄字印刷的僧俗二眾(如圖三)。導覽義工是一位退休教師,他說塑像原本按了按鈕,就會有動作。 我比較懷疑的地方是遺址出土文物並未發現銅活字,而且寺院乃是修行的道場,是否可能全部變成鑄字印經的工廠?雖然《直指》卷末說「興德寺鑄字印施」,但由興德寺出資請廠家製作,其實也算寺院鑄字印施。 去年十月底,我到韓國忠北大學開會,因此有機緣乘便參觀。當時是先飛抵仁川國際機場,再耗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才到清州,不過從十二月二十日起,清州機場正式有直航台灣的班機,往返已經非常便利。 前一篇文章 【隨花集‧紅樓夢】 所謂夢幻,所謂歷劫 ——《紅樓夢》的未完成 下一篇文章 【歷史你我他】 壽桃的由來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2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3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4佛教音樂與儀式 聲音如何塑造宗教氛圍2025.08.2405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6昆士蘭佛光童軍團 慶祝成立7周年2025.08.2307台東熱氣球嘉年華閉幕2025.08.2308【森活小學堂】噗通! 是誰跳進了生態池2025.08.2409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10【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2025.08.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讀城鄉】無圍牆博物館與帽子歌后──鳳飛飛故事館【走進大西南】跟著體質人類學家調查去【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法海一粟【島嶼拼圖】迷霧之境:八斗子與大坪海岸的低語【文化印象】南門電影書院【書藝心語】USP 作者其他文章【大江南北】天工神巧懸空寺(中)【大江南北】天工神巧懸空寺(上)【認識台灣歷史】 淡水福佑宮的 望高樓碑誌(下)【認識台灣歷史】 淡水福佑宮的望高樓碑誌【雲岡曇曜五窟的造像7】五帝與佛名的對應【雲岡曇曜五窟的造像4】現今曇曜五窟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