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齊國的孫臏十八歲時離家,到千里之外的雲蒙山,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在刻苦學習的十二年中,孫臏從來沒回過一次家,也沒寫過一封家信。
有一年,孫臏想起五月初五是母親六十歲的生日,便向老師告假回家探望老母親。臨走時,鬼谷子摘下一個桃子送給孫臏:「這桃子是不輕易送人的,我送你一個帶回去給令堂上壽。」於是孫臏帶上桃子辭別老師回家去了。
再說孫臏的家裡,這天正大擺酒宴為老母親慶壽,老母親見全家人唯獨少了一個孫臏,心裡難過得哭了起來。正當家人在勸慰母親時,孫臏回來了,看見母親憔悴的面容,他趕忙從懷裡捧出老師送的桃子。母親吃了一口說:「桃子比冰糖蜂蜜還甜。」霎時,老母親容顏大變,皺紋不見了,青絲如墨,雙目明亮,牙齒重生,走路也不用拐杖了,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人們聽說孫臏的母親吃了桃子變年輕,也想讓自己的父母長壽健康,便都仿效孫臏在父母生日時送上鮮桃祝壽;但是,鮮桃的生產是有季節性的,於是人們在沒有鮮桃的季節,就用麵粉做成桃子的樣子給父母祝壽。
另有西王母向漢武帝贈桃的傳說:
漢武帝崇尚仙道,西王母便派使者告知某時某刻會來,當天西王母果真乘雲車來到了漢武帝宮殿的西側,當時有三隻青鳥,侍立在西王母的左右。西王母賜漢武帝五個大桃,並告訴他:「這是三千年才結一次果的仙果。」讓贈桃暗含了贈壽的意思,從此,人們在給長輩過生日時,開始擺上壽桃。
在中國的傳統節慶中,過壽的人通常在家裡自設壽堂,掛起大紅的壽幛,桌子上放著壽麵、壽果和用麵粉做的壽桃,壽桃尖上還會染紅色,就好像仙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