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檢討制度 別只怪罪年輕人

宗雲 |2012.02.07
1552觀看次
字級

青年族群失業率高  資方以指責角度看問題  不檢視勞動環境  有合理薪資升遷機會 年輕人當然做

農曆年後是求職旺季,但報載二十二至二十四歲青年族群,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七一,是整體失業率的三倍多,而二十五至二十九歲的青年族群,失業率也超過百分之七。

通常對青年失業率過高的檢討,大都指責年輕人工作態度不佳、眼高手低、要求薪水過高、頻繁轉職等,卻很少檢討台灣就業環境惡劣,非法責任制、低薪與非典型就業充斥,還有過勞問題。

如果公司薪資過低,有資格抱怨年輕人不願屈就嗎?如果公司以非法責任制要求員工,有資格抱怨年輕人不吃苦嗎?如果公司沒有升遷機會,甚至談妥薪水後就沒有加薪、升遷的可能,能抱怨年輕人頻繁換工作嗎?如果公司不對員工教育訓練,只希望進來就能上手,能怪年輕人不熟練或跟不上嗎?

從職場每天上演的事來看,明明是企業剝削勞工,但每次討論失業率的報導,都是訪問企業主和人力資源專家,以指責勞工的角度看問題,為何不問勞工團體的意見?

社會新鮮人就業,本來就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再社會化,打破過去以學校、同儕為主的思維與做事方式,好融入職場,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必須承擔幫助他們與職場接軌的責任。

如今台灣的企業都只想挑便宜撿現成,不想負擔人力訓練成本,只想把人力訓練成本轉嫁給社會,這樣的勞動環境,卻還有許多企業主,常暢談人才對台灣發展與競爭力的重要性,不免諷刺。

願意培訓人才、高薪獎賞的企業(如餐飲業的鼎泰豐、王品集團),員工流動率都很低,而且如青年工作態度不佳等問題,在這些企業很少發生,這就不難看出,現在年輕人也許比較不好教,但未必不能教,能否讓年輕員工留下來,問題不完全是在年輕人,企業也應檢討,但企業卻一再放出年輕人不好教的訊息,誤導社會大眾,企圖形成輿論逼迫年輕人就範,如此只會讓年輕人與企業更不互信,彼此帶著有色眼鏡看對方,只會讓企業更難找到人才,年輕人就業更困難。

有資源的企業若能幫助年輕員工迅速上手,並有合理薪資與升遷機會,年輕人當然願意做,何愁找不到人力與人才?先檢討自己的制度,別再只怪罪年輕人了!

宗雲(台北市/青年勞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