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又稱為洋芋或洋番薯,是歐美國家日常的主食,舉凡炸薯條、薯餅、洋芋片、烤馬鈴薯、水煮馬鈴薯、洋芋沙拉、洋芋泥、馬鈴薯濃湯等等,變化相當多元化。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的關係,大家對馬鈴薯的認識與接受度也跟著愈來愈高。其實市售的馬鈴薯除了進口之外,寶島台灣的台中、雲林、嘉義與台南等地也是產地呢!

市面上常見的白肉馬鈴薯呈橢圓形,體型較大,外皮較光滑,表皮上的芽眼較淺,可以直接在清水下以軟刷清洗乾淨,再削皮即可。但是因為削皮後的馬鈴薯容易氧化變黑,所以建議要烹調時再去皮,另外也可以將馬鈴薯泡水來保持色澤,就不須擔心會變色囉。
在亞洲國家,馬鈴薯大多當菜餚食用或做成加工食品,而在國外,會把馬鈴薯當做主食來源不是沒有道理的喔!因為馬鈴薯含有豐富醣類、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B、維生素C、鉀、鐵等多種營養素呢!
馬鈴薯熱量很高,每一百公克就有八十大卡左右的熱量,所以馬鈴薯要當成飯來吃,不能以為它是蔬菜而過量食用,否則可能會攝取過多澱粉類呢!特別是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更要特別小心別過量食用,否則飯後血糖容易偏高。
保存馬鈴薯的方式通常是常溫儲存即可,但卻容易發芽,如果表皮上已發芽的話,表示發芽內部有微毒性的龍葵鹼,就不宜食用了。所以選購馬鈴薯的時候,可要多注意,要找沒有發芽且表皮完整光滑沒有破損的,才是新鮮的食材喔!